10月11日,从胜利黄河大桥向西,沿着黄河南大坝逆流而上,在民丰水源北侧和南大坝之间的十多口油井已经停止生产。这是胜利采油厂位于黄河南岸最东端的坨179区块,秋汛来临前,尚有3口油井生产。9月30日,这3口油井被关停,人员同时撤离。
垦利辖区内的黄河段,共有8处险工和和9处控导工程。一路向西,可以看到宽阔的河面和岸边待命的施工机械。进入滩区的每个路口,都有地方政府工作人员值班,路口停满各种车辆,抗洪抢险保卫家园的横幅和红旗随处可见。
在坨82区块附近,经过地方政府防汛人员允许后,记者来到注采101站所处的黄河南岸。湍急的河水奔涌而下,不时在岸边打个转形成漩涡。岸边筑起的3米宽、1米高的土坝,被白色的布料罩住。远眺200多米以外的对岸,这样的土坝犹如一条银色长龙绵延不绝。
10月11日是近一个月来难得的好天气。随着秋日绽放的阳光,胜利采油厂采油管理一区注采101站站长韩光影的心也开始放晴;这一天,黄河每秒流量逐步降低至五千多立方米,他心里的那块石头不再上提。
从9月30日到现在,他没有休息过一天,“一边关注黄河流量,一边关注原油产量,还要紧盯安全环保生产”。紧贴黄河南岸,注采101队坨82区块共有13个采油平台分布在东西3000米的狭长地带,日产原油150多吨,占全站日产量的1/3。一旦河水漫过岸边巡查路,所有油井必须关井并拆除电机。
最东端的9号平台距离黄河岸边只有不到20米。逆流而上,可以看到作业队伍和注汽队伍的标识,但人员和设备不见踪影。据了解,9月30日,一接到相关部署,胜利采油厂就立即安排专业化队伍停工,紧急撤出。
9号平台东边,接连分布着坨826区块9个平台的17口井在生产,这是石油开发中心胜裕管理区的油井。据胜裕管理区经理张文才介绍,接到汛情指令后,这里的人员全部撤出,除了利用视频巡井,每天安排5人同地方防汛队伍巡线的同时,也对油井进行巡检。
有退有进,进退有道。胜利采油厂生产管理部生产协调高级主管周承民说,9月30日注采101站安排人员撤出后,取消夜间巡检,白天安排人员在保障人身安全前提下有序进入生产区域巡检。所有进入人员必须结伴而行,严格登记进出时间,巡检时人车不分。
10月3日晚,采油管理一区接到紧急加固堤坝的指令。30多名抢险队员从四面八方紧急集合到黄河岸边,自夜间11点半一直干到凌晨6点,跟地方抗洪人员一道筑起了800米长的堤坝。同时,石油开发中心也派出15人的抢险队伍和4台挖掘机参与筑坝。
更大的“进”,体现在该河段的油田单位举全厂之力抗洪抢险。胜利采油厂启动厂级防汛应急预案,成立了100人的抢险队伍,基层单位也相应成立了应急抢险队伍,调配足够的防汛应急物资,并协调4台大型挖掘机参与抢险。
生产管理部协调有关部门在坨82区块距离黄河最近处紧急安装了两台高清摄像头,并在巡检路附近设置了水位标识桩,远程监控黄河水位。除了坨826区块,胜裕管理区还在黄河口镇成立21人的应急抢险队伍,确保滩区内人员生命安全和35口油井的正常生产。
“汛情一天不解除,就一天不下火线。”周承民说,“面对山西、陕西的强降雨,我们一刻也不敢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