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凡群到安全承包点检查指导工作

  海上碧波荡漾,空气清新怡人。9月23日,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兼管理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油田分公司代表孔凡群乘坐海蛟九号船,来到安全承包点海洋采油厂埕岛中心一号平台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并到CB22F采修一体化平台调研海上三采工艺运行情况。

  登上一号平台,孔凡群来到动力平台、储罐平台、消防平台等区域,详细检查平台工艺流程优化、设备设施运行情况。中心一号平台站组建于1995年。平台位于胜利埕岛油田CB11区主体部位,是一座集油气处理及外输、采出水处理及回注、发供电、自动化监控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海上平台,平台有122口油井和63口水井。平台海管在海面以下,存在冰凌冲击、海水腐蚀的影响。在每次倒班后,平台会组织消防逃生、火灾爆炸、硫化氢泄漏、人员落水、井控等应急演练,提升全员应急能力水平。平台独立桩海管有内外两层结构,能够起到双重保护,即便在海管出现损伤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海上溢油。平台把大数据管理作为设备管理创新的抓手,自主创新采用“视频监控+热成像测温技术+数据库创建+大数据分析”管理法,精准掌握设备设施运行状况,完善形成大数据库,利用大数据精准预判设备运行故障。孔凡群强调,要始终把安全环保工作挺在最前面,系统掌握设备设施运行状况,确保平台风险全面受控。

  CB22F采修一体化平台承载着油田海上二元复合驱先导试验的重任。2020年11月,该平台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开始注聚合物试运行,今年8月19日开始注入表面活性剂,转入二元驱阶段。与陆地注聚站相比,平台创新实现聚合物母液浓度、井口黏度及注入规模等指标的大幅提升,设备数量、体积、配置时间、运行成本及占地面积等指标明显降低,实现海上三次采油技术革命性突破。孔凡群详细了解海上三次采油工艺流程,询问聚合物卸运、配液以及人员驻守情况,强调要学习借鉴吸收先进经验,持续优化利用有限空间,推动工作劳动强度降低。持续优化成本,拓展海上三次采油应用范围,推动实现效益最大化。探索就地分水模式,做到就地分水、就地配聚、就地注入,避免采出水的无效循环,减轻对输油管线的腐蚀。


信息来源: 
2021-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