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水井里的效益经

  作为临盘采油厂采油管理七区油气开发主管师,刘涛感觉自己有点“不务正业”。

  “一年到头研究水井的时间要多于研究油井。”刘涛说。

  时间精力的付出见到了很好的成效。得益于精细注水,2020年以来,临盘厂采油管理七区共有7口油井措施后自喷,初期产量均在10吨以上。对于开发了近50年的油田来说,并不多见。

  研究注水就是在研究采油。该管理区抓住恢复地层能量这一核心,加大对注水井的监测力度,分类治理,精细注水、精准注水,建立有效驱替,实现水驱提效。1-8月,该区效益产量同比增加0.2万吨,效益在全厂位列前茅。

  水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

  注水开发是目前油田开发的主流方式。采油管理七区4881.5万吨的地质储量全部是注水开发。

  “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水的去处,会产生极端耗水带。”刘涛进一步解释说。一口水井并不是注一个层,而是注多个层。大部分水都去了少数层,就会产生水淹,其他层得不到足够的能量补充。

  注水开发的核心是为地层补充能量。想要高效地把原油采出来,得把水研究明白了才行。2020年该区在地质认识相对成熟的盘1-46断块实施整体调驱,当年增油1200吨。今年又采用智能分采分注,分层调控的手段进行调整,在经营油藏中创造了更大价值。

  智能分注花费的价钱是常规分注手段的10倍多,但其特点是根据开发需求能够实时监控、调整各层段注水情况。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有的放矢调整注水层段和注水量,带来的开发效益是可观的。

  “高投入带来高效益依然是一笔划算的买卖。”管理七区经理张明说。最理想的效果,是想让水去哪里就去哪里,想注多少就注多少。

  水井工作量翻一番

  管理七区管理的油藏属于典型的“碎、小、散”断块油藏,最小的区块面积仅有0.01平方公里。有些小断块无法建立注采井网。“完善注采井网难度太大了。”刘涛说。管理七区所辖油藏注水开发了40余年,分注率也仅是刚刚超过50%。这在采油厂里面排名还是靠前的。

  在深化精细动态分析的基础上,他们强化各种开发技术的应用,提升开发效益,2021年针对盘2-527断块局部井网欠协调,注水见效不均衡等问题,采用流线调整+矢量注采的对策,压强扶弱调整流场,阶段增油800吨。

  同时该管理区加大了对注水井的动态监测力度。据统计,与去年同期相比,该区在注水井上的动态监测工作量翻了一番。

  今天注的水,就是明天采的油。注水井上花的钱,油井上能给“补上来”。 近两年,该区实施注采耦合、流线调整、矢量注采等低成本开发技术在14个断块实施工作量49口,累计增油8500多吨。

  实时调整,超前注水

  加大对注水井的监测力度,带来的另一个变化是可以主动调配注采关系。

  今年,该区在盘1-斜42井组,通过动态分析结合吸水剖面、压力变化、测试测调等监测资料,及时调整各层段注水量,确保每个层按需注水,井组开发效果一直保持上升趋势。“花小钱,办大事。” 管理七区经理张明说。

  该区深化单井和井组效益评价,通过轮换注水、周期采油、低效井转注等手段,深入井组动态分析和调配,将低成本调配增效措施用到了极致。

  他们还根据对油藏的精准认识,积极作为,主动超前注水培养措施。2020年以来,该区在8个井组实施超前注水获得油井自喷,平均自喷天数高达320天,平均单井增油981吨。

  近两年,该区实施水井调配235井次,油井参数优化164井次,注水见效及老井挖潜累计增油2.56万吨。1-8月份管理区阶段自然递减7.92%,同比减少0.58个百分点,存量产量超计划2011吨。


信息来源: 
2021-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