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歇脚处、鸟无树做窝,这就是当年会战时的自然条件……”
9月3日下午,在新春公司的视频会议室里,油田“五老”宣讲团成员刁可福正在为干部员工还原孤东会战时的情形。“吃饭无锅”“睡觉无窝”“办公无桌”的条件下,会战队伍战海潮、斗风沙的场景浮现在大家面前。
“作为曾在孤东工作过的人,很有感触。”新春公司采油工程管理部的孙培增全程聆听了宣讲,“舍家忘我、战天斗地、无私奉献的精神就是咱们的传家宝,是‘爱国、创业、创新、开放’的新时期胜利精神的写照……”
自8月24日油田下发《关于开展“五老”宣讲活动的通知》以来,油田各直属单位就结合要求制订计划,落实具体宣讲事宜。
与新春公司同一天进行宣讲的还有孤岛采油厂。当天他们邀请“五老”宣讲团成员朱元昱为青工讲述了“芳华献石油、无悔人生路”的石油故事。紧随其后,东辛采油厂在9月7日邀请代旭升、牛洪桐、王世峰讲述了石油人创新创业和石油会战故事。
“‘五老’是油田的宝贵财富,他们党性强、阅历广、经验多、威望高,是理想信念教育的‘活教材’。他们身上承载的党的优良作风和石油精神石化传统,是最鲜活的价值观、最生动的教科书。”油田副总政工师、离退休工作部主任,油田关工委副主任石冠儒认为。
早在今年3月,油田关工委就部署了“百名五老讲党史 同心共筑胜利魂”活动,遴选百名“五老”骨干深入一线、社区和机关,讲好党的故事、新时代故事、油田发展故事,为年轻一代强根塑魂当好“活教材”。6月,油田党委宣传部和油田关工委又从百名“五老”中确定了代旭升、刁可福、宋文玉、秦长荣等16名理论功底扎实、语言表达能力强的老同志组成油田“五老”报告团,推动以学习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宣传教育到基层、进班站。
“遴选的过程,就是接受红色教育的过程。”油田关工委办公室主任王洪汉全程参与了“五老”宣讲活动的策划、组织、推动工作。他介绍,这轮宣讲,更加注重向直属单位倾斜,更加注重讲好讲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基本道理,更加注重用身边人身边事现身说法、潜移默化。为了确保宣讲质量,油田关工委办公室专门为入选的老同志录制视频,组成评审小组对内容进行把关。
为了增强宣讲效果,油田关工委还注重用好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党史国史教育基地等既有资源,因地制宜、因人制宜,让宣讲内容与资源充分结合,更形象、更真实,全力实现“1+1>2”的宣讲效果。他们鼓励广大“五老”骨干与青工同读“红色书籍”、吟诵“红色家书”、观看“红色电影”、传唱“红色歌曲”、宣讲“红色故事”,在共读共忆中激励大家岗位建功、助力企业发展。
老同志不但是油田的财富,更是社会的财富。在发挥“五老”作用上,油田和地方突出融合融入的大主题,共同挖掘资源、共促老同志正能量释放。在河口区油地双方共同建设的“夕阳正红”教育基地,“五老”骨干驻点宣讲;在锦华社区的“红色长廊”,“五老”骨干向辖区党员群众讲述党的百年历程;在滨州市,时传祥长孙女、“五老”骨干时新春为环卫工人追忆一家三代从事环卫工作的故事;在河口区仙河镇,“五老”骨干付玉新为镇政府基层法治建设培训班讲授第一课……
应东营市邀请,张春煦、朱元昱、殷世荣参加了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基层集中巡回宣讲活动。几位老同志不负众望,出色完成为相关部门、学校、“两新”组织进行宣讲的任务。日前,东营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致信油田对老同志们提出表扬:“态度认真、服从安排,以饱满的热情和精彩的宣讲出色完成了此次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