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黄河钻井总公司40173队滨4-20-斜024井钻井施工中,上提悬重为80吨,远大于正常悬重52吨,摩阻情况出现异常。该队干部汇报相关参数后,技术部门通知停止钻进,包井工程师上井处理泥浆,后通过短起下,摩阻恢复正常,隐患得到顺利解决。
问题迅速解决的背后,是公司执行了近期下发的《黄河钻井总公司井下复杂故障预警管理办法》。该办法共有10项内容,包括短起下困难、下钻遇阻、返砂不正常、泵压异常等,出现异常后,要及时预警、及时“叫停”、及时处置,将复杂故障消除在萌芽阶段。
“下发预警管理办法,就是让基层不带着风险施工,不让小问题变成大隐患,不让大隐患变成井下故障。”在黄河钻井总公司钻井工程专家、技术发展科科长王彬看来,只要处置得早,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虽然在滨4-20-斜024井异常情况处理过程中耗费了两个多小时,但是王彬明白,控制异常意义重大,这时间耗费得值。他介绍,一个复杂故障的发生可能意味着公司几个月的效益都被沉没了,且故障对队伍士气影响很大,让职工难以顺心开展工作。
近年来,随着油田加大深层勘探力度,黄河钻井公司施工井平均井深比去年增加近500米,施工难度变大。受制于公司基层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基层干部没有意识到施工难度的增加,存在“经验主义”“浅井思维”,对风险评估不到位,容易在异常初期处理不到位,逐渐演变成为井下故障。
近期,公司把控制井下故障作为头等大事,对复杂故障提级处理,未遂事件当作已发生的故障处理,并在全公司范围内深入剖析、学习。
根据复杂故障预警处理办法,对于排查不力不能及时发现异常导致复杂升级的,对于隐瞒不报弄虚作假的,会给予相关责任人大力处罚;造成井下工程故障的,会对相关人员进行严肃问责。
此外,公司还推行“专家包区、工程师包井”模式,现场工程师通过巡井、驻井等方式了解施工情况,对承包井施工全过程进行技术指导,抓好故障预防工作。
王彬发现,及时汇报异常的队伍越来越多,井下故障也随之大幅度地减少。在他看来,没有故障的提速才是有效率的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