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胜公司首次以竞标方式,产生管理区经理。
8月1日,鲁胜公司举行公开竞标会,以商务标和技术标综合成绩进行评比。商务标根据竞标人报价,占比80%;技术标由评委评判,占比20%。其中,鲁安采油管理区主管师李胜龙最终报价1000万元,从8名竞标人中脱颖而出。经过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工作并公示后,他将成为鲁安管理区经理。
鲁胜公司曾在二氧化碳、垦东403、长停井等项目上,以竞标方式产生项目长,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此次竞标的鲁安管理区管理的三个区块均为低渗透油藏,油藏品位低,开发难度大,区块整体效益较差。
公司党委此举旨在打破常规,以创新的方式寻找“千里马”,激发区块活力,提高区块的盈利能力。
早在6月底,公司下发鲁安管理区竞标方案,面向公司全体员工公开竞标,聘期为三年。根据区块盈利能力、用工标准等指标,公司确定最终标的为550万元。如果管理区连续两个季度完不成经营目标,且没有合理扭亏脱困方案,此次承包将被中止。
在一个多月时间里,李胜龙仔细分析区块的难点及潜力,认为通过压驱注水补充低渗透油藏能量,采取措施增油、长停井扶停等工作,完全可以实现每年利润超过1000万元的目标。他围绕党建提升、管理创效、人员优化等方面制定的竞标技术方案,获得评委们一致认可。
据油田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介绍,在鲁胜公司试点运行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是油田党委深化推进“三项制度”改革,推动实现干部能上能下的有益探索。
“通过此次竞标,让领导干部对岗位心存危机感、敬畏感,意识到干好干坏不一样。”鲁胜公司经理韩宗元认为,基层员工有非常丰富的创造力,有很多的思路举措,要把员工想干事能干事的积极性激发出来。
竞标成功后,在公司党委帮助下,李胜龙着手组建团队,包括副经理在内的经营管理团队将通过双向选择产生。
“此次竞标给了我们技能操作人员一个同等竞争机会。”屈居第二的鲁源管理区主任技师吴国强说,下次如果有机会,会继续竞标,努力实现自我更大价值。
鲁胜公司党委书记冀延民说,此次管理区经理的产生,实现负责人由竞聘到竞标、由“相马”到“赛马”的转变,是对油公司体制机制相适应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和选人用人机制一个积极探索。如果能够取得良好效果,会在公司其他管理区陆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