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进入“十四五”,油田将新能源作为一个产业进行谋划,战略地位上升到与化石能源并举的地位。近日,油田下发《关于加快推进新能源业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并专门召开新能源发展工作推进会,部署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
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是油田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战略部署,要实现全方位全领域推进新能源业务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建立配套机制,在人才队伍配备、科技攻关等方面给予支持,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各层级严格落实责任,创造性完成既定目标任务。
发展新能源产业不是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事情,而是油田上下共同的责任。对油田来讲,新能源产业不是一个脱离企业实际的产业,而是嵌入到油气生产全过程,需要各方面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油田层面要做好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并根据形势变化、行业动态、技术进步等情况,科学优化调整,确保油田新能源产业的先进性。机关部门要切实发挥职能,协调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实矛盾问题,统筹资源优化,确保新能源各项目能够高质高效完成。各单位要提高站位,不要局限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要算大账、算整体账,不折不扣地执行油田安排部署,以大格局展现大担当。特别是各级党组织要发挥政治功能、组织功能,推动领导干部扛起职责,引领产业落实落地。
新的事物要扎下根实现大发展需要为其提供成长的沃土。要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评价体系、价格体系、考核体系等适合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提高积极性,让大家干有方向、成有收获,保障项目有序高效运行。新能源产业发展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技术的发展。要围绕油气生产全链条搭建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创新平台,加强科技创新、模式创新,加大新能源科技攻关投入,抢占技术制高点,并建立“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开放合作机制,全力打造具有胜利特色的新能源品牌。
事业要发展,人才是支撑。新的领域、新的方向需要更多的精兵强将搞研究、强攻关。要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坚决打破系统、单位、部门间的篱笆墙,加快推进相关专业成熟人才向新能源项目流动,促进新能源发展。加大新能源专业化人才的引进力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加大培训力度,加快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打造人员稳定、结构合理、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新能源人才队伍,为打造胜利新能源品牌积蓄力量。
新能源产业发展格局已经确定,油田上下应以“新能源业务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为目标,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在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推进节能减排降碳、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上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