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市场化运营推动电力绿色转型

  四年前,电力分公司打响了油田专业化改革“第一枪”,率先走上专业化发展的道路。

  四年后,油田电价全面与市场接轨。面对新挑战,电力分公司干部员工将如何聚焦油藏经营管理,加快绿色转型,打造安全平稳科学高效的电力运营模式?带着以上问题,记者对油田电力分公司经理刘玉林进行了专访。

  接轨市场:深度转型迫在眉睫

  记者:今年一月份,油田电价实现与市场完全接轨,电价由过去的0.73元降至0.6元,面对全新的格局,油田电网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刘玉林:毫无疑问冲击非常大。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压力越大,动力越强。

  电价与市场接轨,是大势所趋,也是油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专业化队伍,我们清醒认识到,电力分公司之前的盈利一部分原因是油田的政策性补贴,现在与市场接轨了,只有通过市场化来衡量,才能真正判断到底是盈利还是亏损。

  “十四五”末,油田原油盈亏平衡点要降至45美元/桶以下,用电成本持续下降成为必然。随着政策性盈利逐年削减,过去的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市场化要求,只有采取革命性的降本措施,从依靠政策盈利转变为依靠能力创效,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记者:“对标”国网,你们的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如何发挥出人力资源的最大价值?

  刘玉林:通过与国网“对标”,我们的劳动生产率和自动化水平差距较大。针对以上问题,作为央企最大规模的企业自备电网之一,我们提出打造新型电力系统,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电力调度智能化、变电值守无人化、线路运行可视化、网损管理精细化,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提高电网自动化、数字化水平,同时释放更大人力资源潜力。截至目前,变电站无人值守岗位超过90%,主业在岗人数与同等规模国网公司的用工数持平。

  外闯市场不只是为了挣钱,我们的思路主要是对进军新能源进行提前谋划和布局,为加快新能源发展储备人才和技术管理经验。近年来,我们涉足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领域,在外闯市场中锻炼队伍,接受市场洗礼,回来反哺主业,提升油气服务保障水平,助力油田新能源发展。

  截至目前,电力分公司外闯员工近40%,先后为长庆油田、中国神华、金风科技等公司提供燃气发电、风电场运维等20多项“技术+管理”高端服务,项目遍布新疆、陕西等11个省市。

  融入市场:支撑主业创造价值

  记者:作为专业化单位,在市场化运营情况下,既要支撑油气主业发展,又要保障效益开发,要努力实现两者之间的平衡。

  刘玉林:保障主业和创造效益两者相辅相成。专业化单位的初心和使命就是支撑油气主业发展、保障效益开发,这既是首要任务又是政治责任。

  专业化单位的发展都要服从于油田降低桶油成本这个大局,这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事情。只要桶油成本降下来,油田主业有了更大发展,包括专业化单位都是受益的。为此,我们树立“服务油藏价值最大化”的理念,与开发单位建立实施“油电一体化”运行机制,实现电网运营与油气生产的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形成“油电一盘棋、合作创效益”的良好局面。

  以河口采油厂为例。2020年,我们与河口采油厂深化油电合作,将原油产量与电网运行质量挂钩,推行“负面价值”管理,提升油藏服务保障水平。一年时间,河口采油厂受电网故障影响产量同比近三年平均值下降52%,降低用电成本6000多万元,既为甲方创造了更大价值,同时我们也获得251万元的收益,实现合作双赢。

  目前我们正与东胜公司等开发单位洽谈油电一体化深度合作。

  记者: 2019年电力分公司承担起油井线路损耗治理工作后,我们看到这样一组数据:2019年到2020年,网损由13.1%降至8.1%,2021年一季度又降至7.63%。

  刘玉林:过去,电网损耗我们只负责到变电站出口,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我们承担起油井线路损耗治理工作,致力于服务油田效益开发,网损治理从变电站出口一直延伸到油井井口。

  降网损就是提效益。为此,我们紧盯“跑冒滴漏”的高耗点、漏损点,联合开发单位和油区护卫中心,制定技术改造方案,完善降损激励考核制度,加强综合治理,一年时间网损降低5个百分点。

  目前,网损已降到7.63%,这个指标在石油石化系统内部属于先进水平,但距离国家电网6.2%的网损还有不小差距。下一步,我们将瞄准“十四五”末网损降到6%以下的目标,使降幅再提高25%,达到国网同等水平甚至略优,真正实现建设“高效、低耗、节能、低碳”的“绿色电网”目标。

  深耕市场:五年再造一个新电力

  记者:随着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相关技术及产业发展,油田要面临能源结构调整、电网优化升级和新能源规模化发展的并行之路,这为电力分公司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刘玉林:无论传统能源还是新能源,都要通过电网消纳转化成电能,输送到井口。也就是说,我们联接起新能源发电与主业产能用电的桥梁和纽带,在提高主业“绿能”占比、降低油田用能成本、优化能源结构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十四五”末,油田提出直接消耗能源中新能源占比达20%,加快电动压裂压驱、网电钻机的推广应用,更加凸显油田电网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的枢纽作用,也给我们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

  我们早在四年前就着手研究“油田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等课题,提出“源网荷储一体化运行”思路,为应对新能源项目大量接入做好技术储备。

  接下来,我们将着力打造两个平台——新能源消纳平台、勘探开发终端电动化平台。新能源消纳平台解决大量新能源接入难题,确保“绿电”能够发得出、用得上、能效高。勘探开发终端电动化平台通过消纳“绿能”转化成“绿电”,解决勘探开发、网电钻机、绿色交通等大量“绿电”使用难题,助力油区绿色转型发展。

  去年11月10日,我们创新新能源上网运行新模式,成功利用孤东80兆瓦光伏电源,连续5个多小时,全部用光伏电源带油区生产,保证了主电源停电检修期间孤东油区的正常生产,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积累了宝贵经验。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油田要求,加快新能源上网步伐,在孤东区域进行“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助力孤东厂在油田率先实现“碳中和”。

  记者:对于你们提出的“五年再造一个新电力”工作目标,怎么理解?下一步专业化发展的规划是什么?

  刘玉林: 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为电力分公司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提供了方向和遵循。

  我们抢抓国家加快新能源建设机遇,深化绿色发展理念,积极谋划“五年再造一个新电力”发展新思路:一是围绕“新能源”,打造新能源消纳平台,用5年时间使新能源的运维规模达到传统煤电规模的两倍,拓展新能源建设、承揽、运维等业务,加快推进公司绿色发展;二是围绕“新系统”,打造新型电力系统,用3年时间实现油网与山东省网连接的主电源翻三倍,同时通过信息化技术升级,提升电网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打造坚强智能电网;三是围绕“新业态”,打造终端用能电动化平台,紧跟油田勘探开发和社会用能需要,推进网电钻机、网电作业、电动压裂压驱、电动汽车等终端电动化,增加转供电量,预计电量增长5亿千瓦时。


信息来源: 
2021-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