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社会”融入大社会

  从“企业人”变“城市人”,从企业管理到政府服务大平台……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胜利油田,从企业“小社会”彻底融入地方发展大社会。

  2016年国务院下发文件,要求国有企业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确立的全国独立矿区剥离办社会职能综合改革试点单位,胜利油田办社会职能涉及东营、滨州、德州等6个地市14个县区,分离移交工作量占到山东省、中石化移交工作总量近三成。

  “十三五”以来,油田坚持“应交尽交、能交都交”原则,按照“业务要交、人要安置、队伍要稳”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分类施策,加快办社会职能移交进度,圆满完成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任务,走在全国独立工矿区前列。

  5年来,分离移交实现了“交得出、接得住”——

  油田分离移交工作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协调,实现工作交得出、任务接得住。“四供一业”、市政设施、社区管理职能、学前教育、医疗卫生等职能和资产移交属地政府和单位,由地方政府统筹资源配置。油田以劳务输出方式妥善安置企业员工,同时配合属地政府做好分离移交业务承接工作。

  5年来,“可持续、更美好”的分离移交后运营机制初步建立——

  油田积极构建以“融入地方、服务居民” 为核心的分离移交后协调运营模式,撤销9家社区管理中心二级单位编制,组建对接驻地县区政府的6 个社会化服务协调中心和2个社会化服务协调站,发挥协调政府、联系居民、监督服务作用,实现与地方政府、接收单位、专业化服务单位、社区居委会和居民之间的良性互动。

  分离移交后的社会化服务协调中心,由管理到协调、由管事到干事、由指挥到服务,进一步推进企地深度融合,做到与政府衔接不断档、服务水平不降低,实现移交后发展可持续、生活更美好。

  5年来,居民获得感、幸福感更多了——

  让员工群众享受到作为市民应该享有的权利与服务。2019年,配合属地政府规划设立的93家居委会全部选举完成,22万户居民纳入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范围,融入地方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了原油田小区从“企业小区”向“城市小区”、员工群众从“企业人”向“城市人”的历史转变。

  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油田分离移交小区维修改造工作基本达到城市基础设施平均水平,水电气暖等功能性保障更加健全,生活条件更加便利,居民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有效提升。油田基本完成不动产登记任务,畅通证后交易渠道,有序推进油田住房交易市场化进程,让居民更好地享受社会发展进步带来的福利。


信息来源: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