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孤东油区天朗气清,光照充足,光伏发电峰值达到供电要求。按照既定计划,从当天10时至14时,孤东电网从传统供电方式切换至光伏电源带油区生产,保证主电源停电检修期间孤东油区的正常生产。
“这是油田电网历史上的首次尝试,也是油电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为今后油田电网创新新能源供电模式积累了宝贵经验。”电力分公司经理刘玉林说。
近年来,电力分公司积极践行绿色企业行动计划,以绿色引领推进动能转换,电网支撑保障和运营质量显著提高,为油气主业降本增效作出积极贡献。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110千伏孤东线、电东线是孤东油区的主电源。
由于孤东线60#铁塔避雷线接头处存在断股的安全隐患,必须对这两条主电源线路同时停电进行消缺,这样势必会造成孤东油区大范围停电,严重影响油气正常生产。怎样才能在消除隐患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原油产量的影响?这是该条油田末端电网投运33年以来,从未出现过的难题。
传统的检修模式行不通,但该公司2017年在滨海区域的一次探索为问题解决提供了可能。
那年,电力分公司积极践行油田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率先从滨海区域引入80兆瓦光伏电源开展尝试。
三年的探索实践,他们在新能源接入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也在此次孤东电网双线的检修中发挥重大作用。
电力分公司充分发挥油田电网优势,为新能源接入提供网架支撑,有效缓解区域电网在特殊运行方式下的压力,保障了开发单位可靠供电。5月14日,该公司加强与国内新能源企业合作,与北京天润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重点在电力交易合作和风场运维、用户侧能源解决方案上进行深度合作,为加快绿色发展储才蓄能。
“主要目的是推进动能转换。”电力分公司党委书记张洪伟说,“公司坚持开放合作理念,着力打造多元互补的能源结构,加大以清洁能源替代常规能源力度,以绿色发展引领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光伏电源的引入,缓解了孤东油区电源不足的问题,成为孤东电网的有力支撑。”电力分公司副经理荆峰介绍说。
目前,油田电网累计消纳光伏电能超过2亿千瓦时,节约标煤2.45万吨,减少碳排放20.8万吨,相当于种植树木1050余万株。
服务油藏经营价值最大化
“40天就节省了21吨柴油。”用上网电钻机后,让千方百计降本增效的黄河钻井总公司4055队队长徐永斌尝到了甜头,不仅节约了大量的燃油费用,而且现场噪音小了,污染没了,深受职工欢迎。
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是指引,关键在践行。电力分公司坚持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电网生产运营的全过程,以绿色理念引领绿色生产,以降损增效提升服务油藏经营价值。
以前钻井系统使用柴油机作为动力,不仅噪音大、污染重,而且动力不够稳定。公司倡导“网电钻机”新模式,推进“油改电”动能转换,消除环境噪声,减少柴油消耗,降低碳排放,同时为甲方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提高网电钻机的稳定性,电力员工还自主研制了撬装式智能网钻电源控制柜,实现了设备集成化、智能化和整体吊装,解决了越级跳闸引起大面积停电的技术难题。截至目前,油田158台钻机用上了绿色电、高效电、放心电。
“甲方的需求就是电力的追求。”副经理张维进说,“我们要为甲方创造更大的价值。”
开发单位配电网损居高不下,制约着油气生产降本增效。该公司深化“油电协同”理念,配合采油厂推进能源管控中心建设,制订实施计量提升和线损优化方案,建成了拥有2.3万个用电节点的电力计量监测网络,为油气生产高效用电和能耗深度分析奠定基础。
自2019年5月开发单位用电结算方式调整为井站计量结算以来,开发单位配网线损下降5个百分点,降幅达36%。
不仅在胜利油区,电力分公司将绿色生产阵地延伸到外部市场,先后承揽金风科技公司18座风电场运维业务,以及长庆油田的“电代油”项目,树立了央企良好社会形象。
为绿色油田提供坚强动能
220千伏盐镇变是油田枢纽变电站,安全运行超过9000天。按照规程,220千伏主变大修十年一次。时隔16年,盐镇变主变开箱吊罩大修任务于11月11日圆满完成。
这次大修,历时29天,是电力分公司第一次独立承担。
“经过体检大修,不但消除了安全运行隐患,更重要的是带负荷能力提高40%,电网运营质量大幅提升。”油田电力工程高级专家杜正旺说。
11月14日,1#主变负荷达到80.4兆瓦,与之前41.4兆瓦负荷时主变本体温度相当,主变大修效果得到初步检验。
近年来,该公司持续推进标准提升、质量进步,以绿色节能引领科技兴电,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增强电网支撑保障能力,为绿色油田输送源源不断的动能。
推进电网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10座集控站投入运行,变电站无人值守率达到77%,优化用工460人,劳动效率提高45%。
今年配合采油厂更换高耗能变压器260台,对现河厂17条油井线路无功补偿改造试点,线路功率因数提高到0.95以上,达到国网技术标准,年节电170万千瓦时。
按照“十四五”规划,公司启动电网优化提升“三个一批”, 实现电力调度智能化、变电值守无人化、线路运行可视化、网损管理精细化的“四化”技术升级,打造安全平稳智能电网,为更多更好地接纳新能源夯实物质基础。
“为油田提供洁净高效能源是我们的不懈追求。”展望未来,张洪伟介绍说,“我们要贯彻落实好中国石化和油田加快新能源建设的部署,以绿色高效理念引领转型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