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油藏注水水质标准》顺利通过立项论证

  技术检测中心申报的《碳酸盐岩油藏注水水质标准》近日顺利通过中石化科技部组织的标准视频立项论证会。评审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标准可填补国内碳酸盐岩油藏水质无标准可依的空白,为油田高效开发和节能降耗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中石化碳酸盐岩油藏主要集中在西北油田、胜利油田潜山油区,探明储量在15亿吨以上,是今后深入开发、保障国家原油供给的主战场。碳酸盐岩油藏缝洞储集空间从几微米裂缝到百米溶洞,非均质性明显区别于常规碎屑岩。一直以来,我国碳酸盐岩油藏注水水质无标可依,基本照搬SY/T 5329-2012《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因此十分有必要针对碳酸盐岩油藏制订适用的注水水质标准。同时,国内碳酸盐岩油藏多处于古生界海相环境,地层水矿化度高达10万~20万毫克/升,氯离子含量极高,西北油田可达10万~13万毫克/升,是常规水质的5~10倍,地面工程管线设施点腐蚀频发。

  经测算,实施《碳酸盐岩油藏注水水质标准》可使西北油田碳酸盐岩油藏采出液处理费由2.25元/立方米降为1.65元/立方米,降幅达27%,年创效830万元。同时,点腐蚀速率平均值由0.6毫米/年降为0.2毫米/年,有效降低点腐蚀对管线设施的潜在风险,管道有效寿命可延长5年以上,管道维修和更换费用大幅节约50%以上。

  该标准的制订,可为碳酸盐岩油藏注水提供准确的数据保障,同时为碳酸盐岩油藏的开发及提高采收率提供客观的决策依据。


信息来源: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