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担当重任的实际能力哪里来,只能靠实践锻炼、岗位历练。12月14日,17名勘探开发研究院年轻干部到采油厂挂职锻炼,研究院专门召开会议,号召全体科研人员要走出研究院、走进采油厂,向现场学习、向采油厂学习,增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近年来,油田加大了对年轻干部培养锻炼,加大挂职干部选派力度。勘探开发研究院坚决贯彻落实油田党委部署,把到采油厂进行挂职锻炼、复合培养这一方式,向基层科研技术骨干延伸,选派科研骨干到勘探开发一线挂职锻炼,从而提升干部复合能力。
在此次会议上,油田开发地质首席专家、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杨勇要求挂职干部一定要虚心向采油厂学习、向现场学习,同时,号召研究院全体科研人员也要走出研究院,走进采油厂,通过加大与生产一线的融入,增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今后我们还会继续选派科研骨干去挂职锻炼,让在一线锻炼培养成为常态化,要让科研人员真正做到学习、奉献、融入采油厂,把自身存在的‘短板’理清楚,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弄明白,将挂职锻炼当作补齐‘短板’的课堂、担当实干的战场,争取既要为油田多贡献成果,更要为油田多培养人才。”杨勇说。
此次勘探开发研究院选派的优秀科研人员,分别到开发单位进行为期一年的挂职。这些人员全部是研究院培养的优秀人才,在各自专业领域有一定的技术成果或专长。
17名挂职锻炼人员涉及油田勘探开发领域,有从事井位论证部署的青年人才,有从事水驱开发20多年的专家,还有从事化学驱研究的骨干人员。针对东部老区稳产,专门选派了勘探、开发专业骨干人才到采油厂地质所挂职锻炼;针对西部大发展战略规划,还专门选派了从事胜利西部探区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研究工作的科研骨干,到新春石油开发公司科研所挂职。
从研究院选派优秀人才到开发一线挂职,既发挥派出单位的人才、科研优势,充实一线勘探开发力量,也为挂职干部搭建向现场学习成长的平台。
对此,勘探开发研究院党委书记王金铎表示,会战时期,科研人员“脚下沾泥”挑着显微镜和工具深入井场,在现场解决生产难题。这次选派科研骨干挂职锻炼,不仅仅是向现场学习专业技术,更重要的是向采油厂学习油田的优良传统,挂职锻炼既是提升能力的课堂,也是锤炼党性、检验作风的考场。要让科研人员离生产现场更近,更准确地掌握和解决勘探开发中的矛盾,为油田长时期效益稳产和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