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口井有效生产“多一天”

  东辛采油厂围绕攻坚创效行动科学“加速”,向新井、作业、电网、管网四大运行要潜力要效益,将运行触角延伸到各环节,运行提速,节点增效,让每口井、每台设备“有效生产时效提高0.3%”。

  截至目前,东辛厂油井年维护作业频次仅0.16,管网问题发生率降低50%,千天以上长寿井占比29%,同比上升2.8个百分点,并持续递增。

  管杆工具4小时,服务车辆4小时,拆电2小时;搬家至井场5小时,开工验收5小时,施工设计变更2小时……一张表格分上下两栏,上栏甲方,下栏乙方,详细列出双方各项工序的用时底线,谁超时,扣谁钱!

  这张表格名叫“井下作业综合误工量化表”,这个做法源自东辛厂提速提效方法之一——作业时效“双向”考核管理。

  伴随专业化、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在油水井作业施工中,甲方是油气开发单位的采油管理区,乙方是油气井下作业中心。作业队计件收费,干活就赚钱;采油区产量是效益基础,早一天恢复早一天创效。东辛厂以此为提速点,探索“双向”考核,由甲乙双方互划考勤和误工项点,达成“超时低质扣钱、省时保质奖励”的考评共识。

  为避免流于形式、互相推诿和自我保护,考核办法还规定实际用时低于规定用时的合格井,在享受既定奖励的同时,再追加10%以内的作业定额劳务;造假隐瞒数据则严肃追责,管理区扣罚绩效1000元/井次,施工方扣罚劳务5000元/井次。

  该办法推行的第6天,泵漏躺井的辛14斜20就创出 25.5小时上修复产的提速纪录,管理区增加了23吨产量,作业队获得15041.16元的奖励劳务,拿到加速双赢的头一份。

  目前,已对5吨以上高产井依据“双向”考核办法奖励作业区劳务费8.9万元,同时,东辛厂维护作业占产周期同比缩短0.59天。

  “系统自动计算,人工勾选确定,只需5分钟,提速太明显了。”用了采油厂自主研发的阈值自动计算模型后,营二管理区生产指挥中心主任杨洪友感到提速显著。

  阈值是油气生产指挥系统中用来反应油井现场生产状况的报警值。报警值设置的越精准,油井异常情况的发现和处理就越及时。为此,东辛厂各管理区每周校准一次阈值,每次要耗时两天。五月份自动计算模型投入使用后,不仅工作量减轻了,阈值校准也由每周一次变为每天随时,其中,管线问题的预警发现率提高25%。

  作业系统依托管理提速,管网系统则依托工作的标准化、流程化提速。信息化提升发现率仅是其一,他们更注重源头治理,推进管网长寿命工程,保障油井有效生产时效。

  他们建立完善《东辛厂地面管线工艺技术设计推荐》,引进质量可控的新型管材和复合翻转内衬工艺,推广内涂层+内壁堆焊内补口工艺组合,提升敏感区域管线等级;研发阀组整体衬塑和弯头短接内腐技术,解决防腐盲点,补强设计短板;创新金属内涂、金属内衬和非金属管的3类7种内防腐配套技术序列,形成管材、内外防配套、铺设环境和输送介质相适应的地面管网设计技术规范,从源头提升管网寿命,管线穿孔率直降50%。

  同时,他们还注重管线故障的处理提速,优先采用不停产处置措施,为高低压玻璃钢管道规范快速抢修技术和对应的抢修时长、修复要点;为油井外输干线配套快速放空系列,缩短施工泄压时长;为不停产管线修复引进钢带快速堵漏器提时效。目前,东辛厂又在进行柔性管临时流程技术研究,进一步降低敏感区复杂施工的油井生产时效影响。

  东辛采油厂携手电力分公司探索“联心降损、联力提速、联效增收”的三联共创模式,打造“半小时”用电处理速度。年初,东辛厂营一管理区向电力分公司输送3名低压电工劳务,并在管理区为其设立办公室,从人力和地域两方面联合力量共同提速。

  此后,双方还制定《用电技术服务协议》,电力分公司编制《线路故障抢修指南》,在技术和规范上减少线路问题的产量损失;东辛厂形成沉没度优化降耗、参数优化增效、提液方式优化提效和柱塞泵优时降损的四优降电办法,联心联效提速增效。

  围绕新井钻投的加速工作,他们落实城中采油厂绿色开发责任,简化低噪音网电钻机的投用工作流程,联合6个部门优化投资计划审批、施工合同签订、质量监督报批、提票手续办理等4个节点的运行周期,由原来的15个工作日缩短到3个工作日。运行中,还从现场实际、钻机进尺和用电改造难易多方面统筹,保障前期电网改造,用速度保障低噪音网电钻机利用率达到90%以上。

  围绕日常用电的加速处理,他们同样依托采油厂的精准阈值设置,推行实时监控、即时预警和限时处理的“三时”管控法,达到出现问题定点巡护的省时效果。10月13日,营二管理区监控人员在油气生产指挥系统中接到“营591-2、营31斜29因停电停机”的精准预警,及时上报后15分钟就得以处理。目前,东辛厂电网问题发现处理速度同比提升20个百分点。


信息来源: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