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东厂把人力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

  孤东采油厂把人力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今年前11个月,人力资源优化交出一份靓丽答卷:优化2135人,人力资源优化率油田排名第一,管理区用工优化60.9%,非一线用工优化48.8%。

  优化整合岗位,把用工潜力显现出来。孤东采油厂通过班站整合、驻点合并压缩、内部业务承揽等劳动组织形式优化和推进机关部门大部室建设,为用工潜力挖掘打牢基础。

  近年来,孤东厂结合新型管理区建设和油藏经营需要,优化班站设置,合并基层驻点,将51个基层班站精简到27个,驻点由32个整合到19个。持续优化整合机关部门设置,组织机关9部3中心大岗位融合,岗位设置由206个降至93个。各采油管理区因地制宜,实施井站片区承包,优化人员布局,提高生产时率和劳动效率。集中精干力量,成立环保、洗井、设备运维等小型专业化小组,借助专业设备,在完成急难险重工作的同时,压减了岗位用工。采油管理五区将原来2个注采站、16个计量站及136口油水井划分为3个生产区域,从原来的每个计量站5.6个人管理10多口油井,转变为5.6个人管理着一个区域40多口油井。为保障设备运转效率,孤东采油管理一区党支部集中优势力量,规范标准统一操作,组织8名党员成立设备保养突击队,历时80天,对管理区580余口抽油机设备进行了全面保养,检修效果显著。截至目前,孤东厂人均劳动生产率由去年的518吨/人,上升到了712吨/人。社会化创效签订合同额9271万元,较去年增加3594万元。

  做大外闯项目,走规模化高效人力资源输出之路。东北油气项目是孤东厂首个从低端劳务输出向中高端油气项目输出的项目,标志着采油厂外闯市场从“小而散”向“成规模、成建制”转变。2019年初,该项目首批输出120人。如今,承揽项目不到两年时间的东北油气项目部,在服务松原油气开发管理中,通过建强班子、规范管理、强化运行,创出了孤东品牌。孤东采油厂被中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授予优秀承包商称号。随着东北松原项目外闯队伍获得甲方认可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输出人员从120人拓展至150人。近日,东北油气分公司松原采气厂又专门发来感谢信,对孤东厂东北油气项目部二氧化碳项目组员工在采气厂集输处理站装置停产检修中的优异表现给予高度评价。

  孤东厂还立足周边,积极开拓与政府合作项目,既增强了员工外闯市场匹配度,还实现了员工在家门口闯市场的意愿。截至目前,输出仙河地区、海港区域的人口普查员、网格员有68人;物业管理160人。

  孤东厂基层班站相对集中,传统管理模式下,前线各基层班站都有食堂,后勤保障形不成规模效应,不利于专业化管理,也给推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创效带来难度。今年,孤东厂将员工配餐业务外包,原有16个食堂整合为6个配餐点,优化员工52人,其中,33人参与到其他外闯项目,19人转到采油、油管杆修复等岗位。

  提升员工素质,助力人力资源价值提升。孤东厂通过分层次开展基本功训练、搭建高技能人才作用发挥平台等举措,提升全员素质,把人力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

  孤东厂广泛组织开展群众性练兵活动,以大职业大工种教材为标准,采取集中学习、业余自学、模拟操作、网上答题等方式,提升员工标准化操作水平。

  7月29日上午,与孤东厂相隔1300公里的东北吉林,采油厂外闯员工王麦红、李仕红夫妻两人正在奋笔疾书,他俩今年共同参加采油厂在松原项目部举办的输气工首届技能竞赛。

  而就在此前,孤东厂在北京胜利饭店也举办了客房、餐饮服务外闯员工职业技能竞赛。

  针对外闯员工队伍不断壮大的现状,孤东厂创新外闯员工管理模式,将职业技能竞赛“搬”到外闯现场举办,既提升了外闯员工的职业技能水平,也帮助外闯员工找到归属感。

  孤东采油厂瞄准人才成长需求,积极搭建人才素质提升平台。探索开展“技术带技能”工作,组织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与高技能人才签订师徒协议,共签订8对,首次实施了跨序列“传帮带”。


信息来源: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