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5%,2.5%。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不断下降的管网输差,不仅让公司输配气项目部集贤交接站干部员工增加了绩效工资,更转变了思想观念。“自我满足地干工作,永远不可能实现高质量。”“当用心干好一份工作时,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如今,他们主动干好工作的精气神儿更足了。
输差不断降低,证明管理水平在不断提升。而就在年初,这个站还是项目部9个站中雷打不动最落后的,且没有丝毫进步的迹象。
转变源于贯穿全年的“大讨论”。今年,由于疫情和油价影响以及社会同行业竞争,公司面临燃气市场需求量下降、市场萎缩等创效困局,创效压力陡增,自年初开始,天然气销售公司在全体干部员工中开展“找问题、破困局、蹚新路、创效益”大讨论,将公司面临的形势讲清楚,唤醒全员的主人翁意识,凝心聚力攻坚创效。
力量下沉
大讨论活动启动后,公司和项目部机关部门的22名党员干部,来到集贤分输站,开展以“自营”为主题的主题的党日活动。全站80余米管道除锈刷漆,焕然一新;所有阀门丝杠保养完毕并被PVC帽管保护;所有仪器仪表全部维护保养。
这个站班长袁杰按着计算器说,整个自营过程节省外包费用3万余元。他和站上的员工既感动又自责,“这些效益流失点就摆在眼前,却拖到今天”。
目前对本职工作了解多少?存在什么问题和难题?还有哪些潜力可挖?有益于站点的工作我还可以做些什么?
就下沉干部提出的四个问题,所有在场的干部员工进行了深入剖析讨论。针对输差大、员工技能水平弱等薄弱环节,该站干部员工主动提出跟先进班站庐山路配气站结对,认真学习提升。
“运行成本计算、降输差措施等各项工作,先照做,再找规律,根据实际情况制订详细方案。”袁杰说。每天学习,三个月的积累就产生了明显的化学反应。输差降下来了,基础管理水平明显提升,由“三标”管理水平倒数第一,跃升为二季度管理优胜杯获得者,站内面貌焕然一新。
“只有足够深入,才能精准服务引导基层。”机关干部也在参与集贤分输站大讨论中找到了答案。
打破困局
发动所有亲朋好友、朋友介绍朋友、QQ群、微信群、钉钉群……对于LNG线上销售与品牌推广,大讨论促使全员行动,大显神通。
一季度,LNG贸易销售同比减少70%。 “除了疫情和油价影响,从事LNG贸易的企业日益增多,仅东营就有100多家。” 液化气项目部经理刘龙说。
通过大家不懈地努力,四月份就新增省外用户6家,先后争取到中石化天津港1万吨低价液源和中石化宁波港LNG一级批发商资质,前三季度累计贸易量同比去年增加20%。
顺应市场,灵活的销售策略是打开市场的另一利器。公司打破原有计划性价格制约,顺应市场行情,可灵活调整销售价格。这一“尚方宝剑”,让项目部攻坚创效信心更足了。
LNG(液化天然气)项目部还不断加大人力资源优化和外部市场开拓力度,人员由年初90余名优化为现在的58名,外闯创收12万元。第一批报名到食堂承包项目的员工苗磊说,作为单位一员,不能当旁观者,单位面临困局,你不动,我不动,那困局永远是困局。
“按照整体测算,每年将减少外委支出100余万元,其中50%直接受惠于员工。”负责该项目的公司综合服务保障中心副经理靳明新说。大讨论中,大家从最初不好意思干到现在抢着干,员工观念得到根本转变。目前,公司人力资源优化126人,创效500多万元。
还有空间
逐渐走出困局的LNG项目部,并没有自我满足。
随着大讨论深入开展,项目部干部员工又着眼于精打细算压减运行成本。全员主动探索提高工作质量和运行效率的新办法新途径,在节能降耗、革新发明等方面出主意想办法,使工作中的“点子”变成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的“金子”。
LNG撬装设备上的霜多了会影响液化天然气的气化效率,由于装置上空间有限,现场员工试过很多方法都不尽理想,一天,他们在农贸市场赶集的时候,农民用于搂草的筢子让他们如获至宝,赶紧买回来,轻松方便将装置下部的积霜清除干净。对于液车切换作业,为保证颗粒归仓又不影响用户锅炉稳定运行,他们总结了听、摸、盯一整套找到最佳切换时机优化方案。
为有效提升转场效率,他们还制订了点供装置转场效率提升方案。针对短距离搬家且井位较集中情况,因地制宜形成了短距离并网运行方案,实现了高效服务与自身降本增收双赢;通过与开发单位共同勘测井场,选择合适井场为多口井连续注汽,减少搬运次数,少搬一次至少节省2万元。通过运行方式优化,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升,预计全年将节省费用100余万元。
对于集贤分输站输差已降至2.5%,袁杰和站上员工也没有满足停步。最近,他一见到庐山路配气站站长就不断请教,“距离庐山路配气站1.5%以下的输差还有差距,证明我们还有很大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