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油气生产的坚强动力

  油气生产,电力先行。

  1至9月,油田电网运行平稳,故障同比下降14.9%,对比近三年同期平均值,电网故障影响原油产量降幅51.2%,电力分公司服务油藏经营管理效能显著提升。

  筑牢“最初一公里”

  埕子口油区长期以来只有110千伏渤埕线单电源供电,不能完全满足油气生产需求。

  为增强区域供电可靠性,电力分公司多次提出增加第二条电源的建议。经过反复论证,在满足环评要求后,110千伏新埕线获批开工建设,截至2019年底顺利完成大部分工作量。

  今年春节过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应进入冲刺阶段的工程被迫推后。

  “在油田允许复工复产后,公司立即启动新埕线建设,力争尽快实现埕子口油区双电源可靠供电。”电力分公司副经理李长杰说。

  新埕线全长27.5千米,跨越疏港高速公路、黄河故道和沿海滩涂,盐池遍布,沟壑纵横,施工难度大,是油田近年来最大的电力线路建设工程。

  为安全高效推进工程建设,电力分公司采取轮流交叉作业、边施工边验收的方式,提质提效的同时有效避免了人员聚集。5月17日新埕线一次送电成功。

  近年来,电力分公司按照“先高压后低压、先海上后陆地”原则,持续加强油田主网和黄河以北配电网改造提升,同时积极引入国网和绿能外部电源,为220千伏系统提供坚强支撑,筑牢油田电网安全运行“最初一公里”。

  做优“最后一公里”

  电力专业化管理实施以来,电力分公司树立“两个服务”理念,组建14个供电管理区,成立44个配电服务工作站,优化500多人从事低压运维,做到服务围着甲方转、检修围着油井干,做精做优为油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8月31日早,一场暴风雨不约而至,永安管理区五口油井同时停井。接到调度电话,胜东供电管理区政治站长丁文超拿上“油井线路环网简图”,带领值班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逐一排查故障点,对跌落式熔断器进行更换处理。之后他们又赶到永A66X46井维修交流接触器,更换烧坏电线,以最快速度恢复油井生产。

  2019年底成立新型供电管理区后,胜东供电管理区及时调整思路、优化方案,采取“明白纸”工作法,在“输电线路电网负荷配置图”上精确标注电网负荷信息,提高了电网运维的精准度;将36条油井线路绘制成“油井线路环网简图”,提高了油井线路故障处置的及时率。较短时间内,胜东供电管理区实现了从队伍整合到文化融合再到管理耦合的转变,“高低压一体化”的管理成效充分释放。

  深化“油电一体化”

  18.01万元!拿着3至10月的负面价值考核激励表,渤埕供电管理区经理牛玉朕感觉沉甸甸的:员工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回报!

  今年年初以来,电力分公司实施负面价值考核新模式,以往他们只考核电网故障次数,而现在他们以近三年电网故障影响原油产量的平均值作为考核基准,核算产量所对应的价值量,节奖超罚。

  “按照双方协议,河口厂拿出100万元作为浮动考核,影响产量以近三年平均值为基数,降低30%拿回全额,每减少1%奖励3万元,核算正、负1吨油就是3000余元。”

  考核模式的改变,将“油气产量”和“电网运营”捆绑起来,把“企业效益”和“员工利益”直接挂钩,倒逼员工破除“行政指令下电网管控”的旧观念,树立“市场机制下经营电力、优质服务”的新理念,“油电一体化”理念深入人心。

  员工的观念转变了,工作责任心更强了,服务效能更高了。

  据统计,今年年初以来,河口区域电网故障同比下降26%,比近三年同期平均值少影响原油产量1369吨,油井开井时率大幅提高。


信息来源: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