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补短板强弱项这个有效方法

  本报评论员

  “木桶原理”告诉我们,短板是决定木桶容量大小的关键因素。短板不补,其他木板再长也没有实际意义。工作实践表明,短板不解决就是天花板,短板补齐了就是潜力点。事业要前进,不怕有短板,关键要用好补短板强弱项这个有效方法。

  毋庸置疑,油田有重视党建工作的优良传统、抓好党建的经验优势,党建工作基础扎实。但党委巡察、党建考核发现的党的领导不够全面有力、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不到位、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质量不高、党风党规党纪教育针对性不强、“三务”公开不规范等问题,无论老问题还是新现象,都表明我们在党建工作上还有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板。

  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必须全面覆盖、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全面夯实。抓党建、抓任何工作都不能只盯在抓亮点上。各级领导干部要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正视问题、长于解决问题,把更多的精力用到补短板、强弱项上,实现“整体无短板、专项有特长”。

  重视问题、发现问题是责任。从事业发展看,只有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重视问题、发现问题,才能找到引领进步的路标。当今时代飞速发展,社会快速变革,如果对外界变化浑然不觉、自我感觉良好,当然看不到问题;如果没有主动求新求变求发展的意识,习惯于沿袭老套路、老办法,当然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坐井观天,满眼是成绩;提高标杆,随处见短板。多用新发展理念照一照,多跟先进标杆比一比,多与现实实践对一对,就能让短板立现。从管党治党看,党的执政环境和执政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依规治党、依法治国成为重要方略,从严治党、依规治企成为一种常态。为什么个别单位违规违纪问题屡查屡犯、酒驾醉驾问题反复发生,就在于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对问题重视不够、对可能引发的破窗效应估计不足,既不及时处理也不进行警示教育,实际上是放纵了问题,就是失职失责,就是对干部员工的不负责。领导干部肩上有责任、身后有队伍,必须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对事业发展、对党员干部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及时发现问题,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决不能对问题熟视无睹、视而不见。

  正视问题、揭露问题是党性。发现问题易,正视问题难。比如对党的建设、安全环保、经营管理、生产运行等工作进行客观记录、必要留痕,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唯真唯实、实事求是是必然要求,来不得半点注水使假。但有的领导干部没有进行安全活动、有的基层党组织没有按时开展组织生活,却编造相关记录资料。工作没做好是管理问题、能力问题,造假就是党性问题、政治问题。反思这类现象,一方面是有的基层干部抓工作不愿用实劲、出实力,把工夫下在走过场、应付检查上,下在认认真真地搞形式主义上;另一方面,官僚主义逼出形式主义,上边督导检查重“痕”不重“绩”,基层必然留“痕”不留“心”,甚至有些督导检查的资料清单不是年初即下,而是检查前才“千呼万唤始出来”,基层只能照单突击补资料。诸如此类的问题上边明知、基层故犯,甚至还有一定市场、成了一种潜规则。这绝非问题难以发现,关键在于愿不愿直面正视,敢不敢揭露抵制。安全工作关系员工生命和健康,关系企业健康发展,领导干部不真抓、不实抓就是坐等出事。党建工作是一项严肃的工作,抓党建不认真、不较真,甚至在党建资料上掺假,又何谈组织公信力?久而久之必然是班子松松垮垮、队伍散乱不齐,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干不好。

  解决问题、根除问题是担当。领导干部就是解决问题的,有没有解决问题的责任担当,是对领导干部最好的检验。有问题不解决,甚至对党委巡察、党建考核明确指出的问题无动于衷,说到底还是主动担当精神不够、攻坚克难勇气不足。增强问题意识,既要见思想又要见行动。思想变行动,重要的是把问题意识转化为问题导向。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把化解矛盾、破解难题作为履职尽责的第一要务。不管是党委巡察、党建考核、审计等发现的问题,还是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述职评议查摆的问题,都不能等、不能拖,必须以求真务实、动真碰硬的态度,进一步梳理研究,列出清单、拿出办法,一项一项抓好整改落实,真正把“问题清单”变成“成效清单”。整改问题、解决问题不能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上,对普遍存在、反复发生的问题,相关业务部门要从制度上定对策、想办法,完善制度、扎紧笼子,从根子上解决问题、防范风险,真正做到根除问题不反弹。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管党治党不到位,就会弊病丛生。如果说生产、经营、安全、廉洁等方面的不严不实、违规违纪问题是表象,管党治党不力就是病源所在。抓党建就是抓病根、绝病源。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强弱项,通过抓党建、强党建,从根本上破解影响企业发展的矛盾问题,为建设领先企业、打造百年胜利筑牢坚实根基。


信息来源: 
20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