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管控下的长途搬迁“加速度”

  8月19日,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塔里木分公司位于青海德令哈的诺参2井,成功竖起井架。这也意味着,在新疆疫情管控全面升级的背景下,历经半个月、跨越三省1800公里,该公司史上最难的一次高原大搬迁顺利完成。

  从庄1-3井至诺参2井,跨越新疆、甘肃、青海三省,1800公里的搬迁距离,老井面对车辆紧张、生产组织困难,更要面对疫情管控给搬迁运行带来的种种不便;新井职工要忍受千里奔波疲惫,也要面对强紫外线和程度不一的高原反应……

  尽管困难重重,但面对下半年严峻的生产任务,该公司积极想办法,合理配置人员、车辆,优化组织运行,做好多地协同配合,仅用时15天,便全部完成了老井设备的搬迁出疆和新井的立起井架等工作,在西部又一次演绎了胜利铁军长途搬迁的精彩“加速度”。

  智力的比拼——

  两地间的头脑风暴

  8月1日,位于乌鲁木齐的塔里木分公司北疆项目部办公室里,突然电话铃声大作。电话那头,是该公司钻前工程部负责人刘庆勇,电话里他被告知:诺参2井钻前工程施工完毕,建议公司提前筹备,进入搬迁上钻程序。

  自诺参2井开始钻前施工后,刘庆勇按照该公司领导要求,一个多月吃住在井场,时刻关注该井钻前施工动态,确保该井满足上钻条件时,该公司可以第一时间获取上钻动态信息。

  接到电话后,北疆项目部立即拨通了胜利西部油气勘探管理中心市场部门的电话,咨询诺参2井是否可以上钻,得到了甲方明确的答复。

  当天,诺参2井上钻信息传回塔里木分公司库尔勒基地后,正在居家隔离的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副总工程师、塔里木分公司经理张振华陷入了思考。

  干还是不干?现在上钻还是疫情后上钻?如果等到疫情结束后上钻,势必会延误时间,造成钻机长时间停待,公司生产经营将面临更严峻考验。如果现在上钻,1800公里搬迁距离,该公司领导除了党委副书记刘乐外,因疫情全部居家隔离,只有副经理孟强身处北疆施工现场,面对疫情层层管控封锁,机关驻井帮扶人员不能到达现场,这么远的距离,怎么搬?搬迁周期怎么保证?安全怎么保证?

  于是,一场围绕疫情、长途、高原三个关键词的头脑风暴迅速在塔里木分公司南北疆两地掀起。

  8月2日,张振华带领班子成员,通过手机采取视频方式,与生产、安全、设备等部门人员一起,以保护职工防疫健康、保障长途搬迁安全、保证生产任务顺利为原则,以减少人员流动、加强沟通协调、合理优化程序为目的,对搬迁线路进行复盘、对搬迁方案反复推演,不断修改细化搬迁方案和工作流程,严格把控搬迁安全风险,对道路踏勘、新老井场人员分配、设备绑固和保护、吊车和平板车辆的合理配载、职工生活后勤保障等事宜进行精细安排,周密部署。对搬迁中困难提前设想,在设备拆卸和职工返岗上提前上手,确保搬迁时效在疫情封堵下提升。

  经过视频连线讨论和复盘,最终确定了从北疆别队调配人员到庄1-3井协助留守人员搬迁老井设备、队伍休班人员直奔新井现场、北疆现场人员在搬迁完老井后不再停整,直接由副经理孟强带队绕远路避开新疆乌鲁木齐高风险区继续指挥长途搬迁的方案。

  在这一方案的指导下,塔里木分公司立即启动了诺参2井搬迁程序。

  尽管做了充分的准备和协调,但在新疆疫情管控全面升级背景下,搬迁人员还是吃尽了苦头。8月3日,从新疆若羌县赶往青海诺参2井路上,孟强所乘车辆因疫情管控需要,被检查站贴上封条,600多公里的路途,11个小时,孟强坐在车上,咬牙坚持,直到出疆的第一个站口依吞布拉克,他们才被允许撕下封条。

  耐力的较量——

  办法总比困难多

  8月4日,天还没大亮,位于北疆石河子150团沙漠边缘的庄1-3井老井井场上,70177队职工早早来到这里,开始了一天的设备吊装装车工作。

  面对北疆留守人员不足的现实,为确保工序高效衔接,塔里木分公司抽调70798队职工驰援,在机关驻井帮扶人员的组织下,合理将人员充实到吊装搬运各岗位,为现场高效搬迁提供了强力支持。

  受疫情管控升级影响,全疆人员、车辆禁止流动。在北疆,搬迁沿途经过12处检查站。每一个检查站,都必须提供运输公司营业执照、疫情管控部门许可证、运输公司工作证明、石河子交通局的货运车辆通行证。与此同时,还需出示驾驶员7天之内有效的核酸、双抗检测报告。

  面对车辆组织和通行困难,该公司同样积极想办法,谋出路。一方面,多方沟通协调地方政府、甲方和相关车辆服务商,尽可能多调配足够数量车辆到北疆施工现场,满足老井设备搬迁需要。另一方面,与各检查站加大联系,协助服务商办理当地疫情管控部门许可证和石河子交通局货运车辆通行车,提醒车辆驾驶员车上时刻备好运输公司营业执照和工作证明,做好双抗和核酸检测,实现了搬迁车辆正常通行。

  一个检查站就是一个关口,每一个检查站都有不同的要求。在石河子双拥路检查站、石河子西检查站,为满足疫情管控要求,该公司联系专车送医生到站内,为车辆驾驶员做核酸、双抗检测报告,并出具营业执照、各类许可证和证明,确保了运输车辆的畅通。

  在150团检查站,受新疆疫情督导组连续驻点检查影响,他们从团场当地临时招聘5名司机,每次由站内的5名固定司机,在检查站处开上车辆,到庄1-3井装运完设备后,将车辆开回检查站,再由站外的司机开走,而站内的司机继续换成空车,深入井场倒运设备,实现了老井设备的正常运出。

  通过送医生到检查站、检查站内外司机接力等办法,在新疆自治区疫情督导组连续多天驻扎石河子、人员车辆禁止流动的背景下,塔里木分公司成功打通关键节点,仅用8天时间,就顺利将老井设备拉运出疆,实现了搬迁流程的高效无缝隙衔接,成为疫情期间石河子地区唯一一家将疫情影响降低并成功将设备运出的钻井公司。

  毅力的考验——

  千里奔波开钻忙

  8月3日,刚刚完成庄1-3井施工、在家休班半个多月的塔里木分公司70177队干部职工接到通知,要求立即归队,三天内到达青海,到诺参2井开始设备安装上钻。

  接到通知后,还没细细咂摸休假在家的滋味儿,该队40多名干部职工又一次踏上西部征程。

  8月6日,经过三天火车、飞机的长途奔波后,70177队40余名休班职工陆续从全国各地抵达青海德令哈市。为了让职工安全顺利抵达井场,该公司第一时间组织当地车辆,由孟强带队到机场和火车站接站,并贴心为井队职工配备了防晒和高反药品。一路上,孟强更是反复叮嘱车辆司机,要平稳安全驾驶,确保职工人身安全。

  “设备、架子运出来不容易,能运出来不算胜利,尽快把井架立起来,设备安装好,才能算阶段成功。也只有安全高效把架子立起来,才对得起在北疆辛苦倒运的兄弟们。”乘车赶往井场路上,职工们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到达井场后,顾不上千里奔袭的劳累,大家立即投入到设备卸车和安装工作中。

  安装中,针对搬迁安装高危作业较多的实际,驻井领导现场参与作业前JSA分析,指导员工分析安全风险,落实安全措施,关键环节现场盯防,对发现的不安全行为及时制止,纠正员工不规范操作。同时,对员工进行合理分工,科学调配,以平行交叉作业方式,实现设备一次性安装就位和工序间的高效衔接。为确保安全,他们制定了详细的安装预案,在班前班后会上,向职工详细讲明应注意的安全要点,做到了现场安全工作全过程监控。

  为避免职工出现高原反应,确保职工身体健康。该公司提前十天通知该队休班在家的干部职工,就地采买并服用抗高反药品,让职工身体提前适应高原作业环境。同时,在诺参2井现场,巧妙组织搬迁作业,在中午气温最高的14时左右,安排职工休息一个小时,避开高温时段,同时把工作量较为繁重的工序安排在气温较低的时间点进行,让职工有了较为充足的休息时间,确保了搬安工作的安全高效进行。

  虽然合理安排了时间,避开了全天最热的时段。但高原的夏天,平均气温在35摄氏度以上,在强烈紫外线的照射下,不一会儿脸就被晒得生疼。几天的功夫,让职工本来黝黑的脸庞,更变成了黑红。尽管条件艰苦,但职工们却劲头十足。在安装现场,他们顶着烈日,工装被汗水浸透的能拧出水来,脸也被晒的脱了皮。傍晚时分,成群的飞蚊隔着工装都能把职工身上咬出许多红包……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职工们依然斗志昂扬,为这口井如期开钻做着最后的冲刺。

  截至8月17日,诺参2井顺利完成设备安装调试,8月19日,该井成功竖起井架。在炎炎夏日里的疫情管控之下,塔里木分公司以1800公里大搬迁,在西部高原又一次树起了胜利铁军旗帜。


信息来源: 
20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