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天空育人才——海洋石油船舶中心打造一流专业化力量系列报道之三

  

  日出日落,潮起潮落,周而复始。

  搏风击雨的胜利船舶人知道,手揽瓷器活才能永立潮头;

  深耕海洋的胜利船舶人也知道,优质品牌是市场通行证;

  高瞻远瞩的胜利船舶人更知道,他们手中最大的金刚钻,是人才。

  动起来

  工作有了,效益高了

  到今年9月,中油海225轮机长张会俊上船满两年了。

  两年的时间,他不仅经历了四季的更替,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陌生到熟悉。张会俊说,外部市场非常不容易,但出来了,代表的是胜利。

  而在登上中油海225之前,他是胜利151的轮机长。

  在机舱里工作了近30年的张会俊对船舶有着极深的感情。在他看来,机舱就像是船舶的心脏,而轮机长是船舶机械、动力、电气设备的技术总负责,是心脏的守护者。

  从水手、机工成长为船长、轮机长,最快也要10年。 海洋石油船舶中心副总经理刘鹏介绍,高级船员在船舶市场是稀缺资源,而这恰恰是他们的优势所在。

  找准方向,总能出奇制胜。海洋石油船舶中心发挥专业优势,以“人+技术+管理”模式,积极承揽外部船舶操纵业务。

  中油海船舶操纵业务、山东远达船舶操纵业务,两个项目,输出高端技术人员63人,年合同额833万元,海洋石油船舶中心趟出了一条高端劳务闯市场之路。

  刘鹏直言,受人力资源总量限制,海洋石油船舶中心外闯市场的数量无法跟油气开发单位相比,但他们在质量方面下足工夫。

  今年上半年,海洋石油船舶中心实现人力资源外闯市场创收474万元,年人均创收9.69万元。

  强起来

  人力资源是真正财富

  胜利的船员,在船舶市场上总是炙手可热、供不应求。

  “中心为培养员工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海洋石油船舶中心人力资源科科长张学梅有着幸福的烦恼,现有的船舶无法为船员匹配岗位,不能满足船员的成长发展。

  而这得益于海洋石油船舶中心持续以党的建设带动队伍建设,内聚人心、外树形象,以文化引领思想,以思想引导行为,以“心灵关爱”助力员工快乐工作,以劳动竞赛推动比学赶帮超,高度重视人才梯队建设,建立了精准高效的人才选拔培训培养体系。

  每年,海洋石油船舶中心都会投入100余万元,组织船员进行职务晋升、岗位适任培训和相关技能知识培训。

  经过20余年发展,良好的培训体系带来丰富的人力资源。海洋石油船舶中心储备了大量的人才,船长、轮机长等高级船员取证300余人。

  “很多岗位都是高证低配。”张学梅坦言,外部市场62个船员,意味着62个岗位,让更多的船员走上更为关键的岗位,为中心发展提供了更为强大的人才保障。

  海洋石油船舶中心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刘丕荣曾是一线船长,他深知船长、轮机长等高级船员对于船舶至关重要,而这恰恰是海洋石油船舶中心积累的财富。

  同时,海洋石油船舶中心实施大职业(大岗位)融合建设,推行“水手+”大工种设置,培训培养“水手+溢油回收工”“水手+吊车司机”等复合型一专多能技能人才53人。

  鼓起来

  是腰包,更是信心

  对张会俊来说,两年来最大的感受是收入的提高,腰包鼓了起来。

  与腰包一同鼓起来的是胜利船舶人的信心。牛明进、王成胜等船员在今年年初获得中油海公司年度优秀员工的称号。

  市场就是战场。船员外闯到中石油、中海油,有些还去了社会企业。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制度、不同的运行模式,全新的岗位为船员带来挑战的同时,市场的磨砺让船员们更快速成长。“首先利用经济杠杆撬动分配,鼓励大家闯出去。”基层专业化船组运行部负责人感受最大的是队伍稳定了、好带了;感触更多的是,外部市场历练了队伍,为船舶中心长远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海洋石油船舶中心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动起来、走出去、强起来”长效机制,持续完善船员承揽项目激励和配套措施,提升人力资源运行效能。

  广阔的外部市场更加坚定了发展的信心。海洋石油船舶中心领导班子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走出去一举多得,闯市场创效益的同时,增长了见识,锻炼了队伍,磨砺了意志力。

  按照海洋石油船舶中心持续攻坚创效的安排部署,海洋石油船舶中心将充分发挥“人+技术+装备”优势,加大主力船舶外闯市场力度,积极承揽“短平快”项目,争取船舶市场创收稳中有升。

  循着近千年历史脉络,胡大海的传说,在屺姆岛留下了个胡姓村落,繁衍生息。夜深,风凉、沙暖,屺姆岛码头的灯塔亮起。既照亮了胡氏后人归家之路,更指明了“胜利舰队”远航之向。

  


信息来源: 
2020-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