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也是凝析油,颜色更像是红茶。”说起丰深斜11井,工作人员个个喜上眉梢,“这是东营北带深层抱出的又一个金娃娃”。
7月9日,丰深斜11井在位于东营垦利民丰地区的东营北带地下4300多米处的砂砾岩体中获得日产油101.2立方米,日产气42854立方米的高产工业油气流。
从丰深1井到丰深斜11井,20年来,胜利油田共在该地区部署了“丰”打头的深层探井十多口,大都是4000米的深层探井。
丰深1井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丰深斜101井酷似“花生油”的凝析油,丰深斜11井颜色像红茶的凝析油。这三口井见证了东营北带深层的勘探历程,形成了由点到面的扩展。
重新认识颠覆传统观点
东营地区的深层勘探要追溯到2001年。
当年丰深1井完钻,但由于受当时的技术所限,该井一度搁置。直到2005年,随着压裂技术的不断完善成熟,丰深1井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
趁热打铁。随后,油田相继部署钻探了丰深2、丰深3等7口探井,但总体勘探效果较差,深层勘探工作陷入停滞。
东营凹陷犹如一个巨大的地下盆地,是我国东部最为富集的含油气盆地。但一直以来该区勘探的重点工作主要都集中在3500米以上的中浅层系,对之下的深层研究和认识程度相对比较低。
随着中浅层勘探程度越来越高,发现规模储量阵地的难度越来越大,向深层拓展成为勘探工作者的重要选择。
“油气资源通常藏在地下岩石的孔隙中,传统认为地层越深,压力越大,岩石孔隙度就越小,就越没地方‘储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东营勘探研究室主任师张鹏飞说。
然而,随着对储层研究的深入,分析发现该区域深层的岩石孔隙“反其道而行之”——深层岩石埋藏早期,岩石孔隙中的碱性结晶物支撑了岩石骨架,后期生油过程中,酸性流体溶解了岩石空隙中的碱性结晶物,为油气资源提供了藏身之处。
这一认识改变了深层缺乏有效储层的传统观点。2019年5月,丰深斜101井钻探成功,在4300多米的深层获得日产油16吨、日产气30550立方米的高产工业油气流。
由点及面拓展延伸
丰深斜101井的成功,为科研人员部署丰深斜11井带来了巨大信心。
在丰深斜101井成功的基础上,2019年7月,油气勘探管理中心、勘探开发研究院、物探研究院、东辛采油厂“四家”齐聚,召开勘探部署会,论证井位部署。
“从上而下多个砂体叠置,油源条件好,具备好的成藏条件。”物探研究院东部室主任孔省吾回忆说。“四家”地质认识一致,当场在丰深斜101井相邻区域部署了丰深斜7、丰深斜9、丰深斜11、丰深斜12等四口探井,以期对该区域深层砂砾岩体含油气范围进行整体控制。
2020年1月,丰深斜11井在4200米深层中见到良好的油气显示。4月,管理局有限公司党委常委,油田分公司副总经理、总地质师宋明水做出批示:“钻遇不错,希望见到好的试油效果。”
然而试油过程并非一帆风顺。5月18日,丰深斜11井压裂见油。虽然见油,但效果并不好,“一天只有几吨油、几千方气,离预期有很大差距。”
失望过,但并没有怀疑过。“不应该是这种表现”,胜利油田高级专家周广清介绍,由于该井位于垦利区繁华地带,地面管网连接居民用气,压裂过程中不能加入二氧化碳,导致压裂液无法快速返排,井筒中的油泥在尾管悬挂器部位沉淀,造成井筒淤堵。
在经过大排量洗井后,6月26日,丰深斜11井试油成功,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
展示深层勘探巨大潜力
今年4月,油田又在该区域部署了三口井,其中丰深斜111井作为丰深斜11井的油藏评价井,它将对丰深斜11井的含油气范围、储量规模、展布范围进行评价,探索更深的层系,得到更深的认识,为下一步开发工作奠定基础。
近期丰深斜11井将正式成为东辛厂的生产井。“这是我们第一次对凝析油气藏进行开采,还在探索阶段,一个新的油藏类型每个流程都需要摸索,我们要开发好,寻找保持产量稳定的手段,提高采收率。”东辛厂地质所副所长欧浩文说。
“丰深斜101井回答的是‘油气来源’的问题,丰深斜11井将回答‘能否形成规模’的问题。”胜利油田高级专家张学才说。
从地理位置上看,不论是丰深斜101井还是丰深斜11井,都位于东营凹陷这个“大盆地”的北部边缘,这一区域西起利津,东到垦利,横向上约几十公里。丰深斜11井的成功,再一次证实了该区域深层可以获得较高产量,预示着胜利油田深层勘探仍有巨大潜力。
而这一发现更大的意义在于,积累了对该区域砂砾岩深层勘探的地质认识、工艺技术和勘探经验,“丰”字号探井成为了东营北带深层勘探的突破口,目前油田已经开始对东营北带的胜坨、利津等地区同层位砂砾岩体进行探索,继续取得更多的勘探成果。
“丰”字打头,意喻丰收。指日可待的金秋时节,我们期待更多的探井获得成功,更大储量规模展现,为“三个10亿吨”“四个百万吨”目标助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