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 24日,正值大暑。下午3点,室外温度接近35摄氏度,胜利采油厂采油管理二区3号注聚站会议室内的讨论声此起彼伏。
此时,胜采技术管理部主办周天福正就胜一区沙二1-3聚后非均相复合驱Ⅱ期工程地面建设收尾工作,与基建人员、总包方、监理方以及管理区人员共20余人热烈讨论。他们结合实际运行情况,对单井管线施压、进站水泥路铺设等施工中的细节再统筹再优化,确保优质高效完工。3号注聚站是此次地面建设工程中四座站场之一。
进入夏季以来,像这样在这个时段开在现场的运行会,一周至少三次。“六月份开始,室外生产抢两头避中间,避开上午10点至下午3点的高温时段,因此把运行会议安排在这个时段开。”周天福介绍。针对目前高温天气,既要做好劳动保护和员工关怀,又不耽误施工进度,就要通盘考虑现场每个环节每个细节,统筹优化。
下午四点多,风起。阴凉处,施工人员有序进行着场区平整、地砖铺设等施工工序。“大动作的工序,一般放在一早一晚进行,根据天气特点安排工作,整体进度不耽误。”施工人员说。
为实现工作提质提速提效,对于井口取样、化验、更换柱塞、设备维护保养等7项相关工作,胜采厂组织对原操作流程进行梳理优化,分别编制《标准化操作口袋书》并录制了视频,要求员工在天气炎热不出工时反复练习。对于注聚井口取样,由原来的16分钟缩减至13分钟。“别小看这3分钟,二十多口井,至少节约1个多小时,这样就可以尽早出化验结果,及时分析调整投注配比。”周天福说。
“早一天投注,就可以早一天见效。”在胜采厂三采专家兼技术管理部主任李健康看来,效益就在每一个细节里,无论是整体方案的优化,还是现场实施的调整,只要每个岗位都将工作细节做到极致,就能实现提质提速提效。
正在实施的非均相复合驱项目,对于胜采厂特高含水区块大幅提高采收率、降本增效有很大意义。
自胜一区沙二1-3聚后非均相复合驱方案实施以来,仅注采调整工作量就已达300多井次。2020年上半年,他们还实施了精细注采调整、深化平面、层间潜力挖潜等调整对策,开发形势整体稳升,累计增油1239吨,按照50美元效益评价,已创效265.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