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钱”中找差距

  

  一分钱能干什么?

  这是很多人的疑问。但是胜利塔里木分公司却把“一分钱”从显微镜下无限放大,从“一分钱”中找到了和西部同行钻井单位的差距所在。

  6月29日,在新疆库尔勒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塔里木分公司二楼会议室,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副总工程师、塔里木分公司经理张振华以“一分钱的故事”为开篇,拉开了胜利塔里木分公司向中原石油工程公司塔里木分公司对标学习的序幕。

  数据显示,2020年一至六月份,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塔里木分公司零星运输运费的结算价为0.32元/吨公里,而中原石油工程公司塔里木分公司是0.31元/吨公里。一分钱的差价,高出3.23%,但乘以该公司2019年运输费总额后,相差的金额却是131.1万元。

  “吨公里运输费用只要节约一分钱,全年就多创效100多万元。以此类推,如果各业务部门、各钻井队都从一分钱算起,挖潜潜力有多大呢?”张振华说。

  2020年,受疫情和油价暴跌双重影响,西部石油工程市场危机频现,钻井工作量迅速减少,施工企业出现不同程度亏损。

  困境之下,不破不立。胜利塔里木分公司发起对标学习兄弟先进单位、从自身短板找差距的赶超行动,在逆势中强势突围。

  在对标中原塔里木分公司过程中,他们从机构设置、用工管理、成本消耗、工程分包、绩效考核等多方面入手,以图表、数据形式进行精准对比,通过分析查找效益漏洞,为各业务部门、钻井队精细管理、创效增效制订详细指标,深挖发展潜力。最终目的只有一个:严控成本,优化要素,确保公司效益最大化。

  面对市场和经营双重压力,他们大幅压缩预算支出。公司多次组织召开经营分析会、成本对接会,通过对一线井队材料、运输、非生产性费用等各类费用展开分析,同区块井队间横向对比,月度、季度、年度纵向对比,围绕异常和漏洞针对性制订精准管控措施。各系统、各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共同参与预算编制,机关人员转变工作作风,变“基层要什么”为“我为基层送什么”的全过程保姆式服务,出台基层减负46条办法,让基层一线在生产中轻装上阵。

  公司充分利用低油价约束成本的机遇倒逼管理升级,强力推进精细管理,实现由粗放到精细的转型。围绕经营风险,他们分市场、分区块建立成本效益动态及时反映的管理办法,对口井进行科学分析测算,抓好项目经济评价,不盈利的井坚决不打,从源头控制经营风险。

  围绕过程控制,持续推进成本写实管理,强化日常成本监控,针对井队油水电使用现状,推广油水计量管理,生产用车均安装GPS监控。深化和细化《单井经营考核办法》,将成本控制的每一个节点进行量化,并缩短分析与考核周期,从钻前准备、搬家安装、钻机设备、各道工序等入手,精准管控成本,细堵耗效漏点,实现口井效益最大化。

  为调动每一名员工的积极性,该公司建立完善全员个人盈亏账户,在20个井队中推行平台正职干部个人盈亏账户和基层井队绩效账户,将个人收入与单井效益、岗位贡献挂钩。为明确责任,进一步完善《单井成本写实管理办法》,对柴油、物资、钻头、运费及设备大修等项目进一步考核,月清季核,快速考评兑现。

  基于严考核硬兑现的考核理念,胜利塔里木分公司内部逐步拉大了一线岗位与后勤岗位、骨干岗位与非骨干岗位、创效单位与亏损单位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点燃了一线员工立足岗位的创效热情。

  “市场严冬是放大镜,也是动员令,更是一个相互竞争的擂台赛,只有曝光亏损源头,让大家知道效益出血点和管理漏失点,再通过对标学习,立足岗位拼技术、比服务,树立‘成本线就是生命线’的意识,提升公司每个细节的精细管理程度、每个单元的盈利能力,我们就必然会战胜危机,助推生产经营走出加速度,实现弯道超车,让公司成为更有活力、更高效益、更具魅力的西部最强石油钻井工程企业。”张振华如是说。

  尽管刚刚开始,但是这场“以对标促改革,向改革要效益”的对标学习行动,已经影响到胜利塔里木分公司的方方面面。

  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该公司搬迁11口井,平均搬迁周期5.53天,较2019年同期平均搬迁周期提前2.52天;完成进尺87358米,较2019年同期增加9359米,推行油水精细化管理,较2019年同期节约资金32.4万元。

  


信息来源: 
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