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钻井总公司人岗匹配激活力

  “人力资源创效加上政策补贴基本能实现员工自养,不用和往年一样吃补贴了。”看着摆在面前的人力资源优化实施方案,黄河钻井总公司人力资源科主任张志国长松了一口气。

  今年,黄河钻井总公司通过压减外委项目、积极开辟高端劳务市场等方式,深挖富余人员潜力,计划盘活1285人,创效1.1亿元。

  作为拥有近6000名员工的“大体量”单位,一线结构性缺员、后勤积累性冗员,一直制约着企业的创效活力。“人的问题不解决,创效活力就无法得到完全释放。”张志国分析道,存在的问题也恰恰是优势所在,只要变“包袱”为“财富”,把每个创效“细胞”激活,便能实现巨大的创效能量。

  为此,黄河钻井总公司着力打破阻碍人员流动的壁垒,鼓励员工在一线和后勤之间、兄弟单位间及油田内外自由流动,盘活人力资源,降低开发成本。

  向内,黄河钻井总公司建立人力资源优化项目管理中心,将富余人员统一管理、培训、调剂和安置,形成人力资源的“蓄水池”,把冗员变为资源。年初以来,项目管理中心陆续成立设备维保、井场生活服务等4个为主业务服务的项目部。

  “为的就是把原先外委的项目全部自己担起来。” 黄河钻井总公司人力资源优化项目管理中心主任刘爱国说,“逼着自己形成一种观念,自己能干的活绝不委托别人,干不了的先找公司其他单位,实在不行再找外部单位。”

  在这种观念引导之下,员工由以前的“等活干、挑活干”向“自己的活主动干、别人的活抢着干”转变, 切实减少外委、外包、外协和人员外雇,把市场和效益留在企业内部。通过外委转自营,今年预计盘活160余人,压减外委项目10余个,节约外委费用近7000万元。

  向外,黄河钻井总公司利用胜利工程公司外委项目平台,加快服务链条延伸,积极承揽兄弟单位外委项目,实现增收创效。同时,在保留现有高效项目的基础上,平稳退出部分低效项目,从单纯的“劳务输出”向“技术输出”、“管理输出”转变。

  钻井监督、胜工检测、财务共享、鄂安沧……现在,越来越多的具有技术优势、管理优势的员工打开了高端市场,将人力资源优势转换为创效优势,今年预计盘活500人以上,实现年创收5000万元。

  “改革的目的是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消除‘坏死细胞’,增加‘创效细胞’,不断地激发每一名员工创效活力,推进人力资源价值增值。”张志国对接下来的人力资源盘活充满信心。


信息来源: 
2020-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