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施工队上班早的监督员

  早晨七点多,科苑小区“四供一业”维修改造的施工队伍又开启了一天的忙碌。比施工人员来得更早的,是小区里69岁的退休职工张连义。作为此次小区改造的义务监督员,他负责5栋楼居民的义务监督。

  自2019年9月施工开始应聘上岗后,张连义每天都比施工人员早到现场,一盯就是一天。退休前,张连义拥有多年水电暖设计经验和现场施工经验,“这个‘内行人’监督的是施工现场的‘门道’”,居民们给予他极大的信任。

  “供热管线地下的焊接口不达标,咱东营的水碱性这么大,到冬天供暖的时候一旦渗漏就锈了。”在张连义的建议下,施工方更换了焊工并重新焊接地下管线。张连义的邻居王师傅退休前曾是油田焊工技能比赛中的冠军,他对施工效果连连称赞。

  科苑小区自1998年开始分三批建成,较早的两批采用砖混结构,第三批采用框架结构。改造开始后,施工队对三批房屋全部采用了适用于砖混结构房屋的粉刷方式,造成涂料和墙面结合不紧密。居民们质疑说,“楼建成的时候就用的这种粉刷,现在的墙面都很斑驳了,最后还会不会出现相同的问题?”

  张连义先安抚好居民情绪,紧接着向有关方面反映,一波三折后,他找到了东营区小区改造项目部负责人,要求重新进行 现场勘查和设计。最终东营区专门划拨资金,针对最后一批的框架结构房屋调整了设计方案。

  居民诉求多,反馈的方式很大程度影响着施工。张连义接收到居民反馈的问题后,结合自己的技术基础和工作经验给予解答,确实存在不合理的部分,他直接反馈给施工方,既能准确表达,还能节省时间。

  据东营区改造指挥部项目负责人李芳介绍,在此次维修改造中,西城社会化协调服务中心共聘请了135名义务监督员。他们大多是油田各单位的退休职工,退休前曾有多年的相关行业从业经验,同时对于小区改造非常热心,牺牲退休后的个人时间为小区改造提供义务服务,在改造中积极发挥了监督职能。


信息来源: 
2020-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