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财富”创造财富——渤海钻井总公司人力资源优化盘活工作纪实

  近年来,渤海钻井总公司通过强化效益导向,完善考核激励政策,深挖劳动用工潜力,全力压减劳务型外委项目等措施,加快人力资源优化盘活向高端高效项目聚集,让人力资源成为发展“财富”。

  自己能干的都自己干

  3月17日,来自机关后勤辅助等单位的12名员工承揽了北疆钻井队食堂生活服务业务,通过培训考核后正式走上新的工作岗位。

  “公司去年的外委费用就近1.9亿元,今年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以劳务型外委业务为切入点,将劳动强度相对较小、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项目转为自营,逐步压缩外委费用,把效益留在内部。”谈起外委转自营,公司党委书记张修林深有感触地说,“经营企业就跟过日子一样,省下的都是效益。”

  今年伊始,渤海钻井总公司重点推进改制企业后勤辅助业务外包项目及主营业务中劳务型外委项目转自营工作,按照“本单位内部置换、公司内部承揽、公司外业务外包”有序递进的方式,他们打通业务外包转自营的渠道,稳步清理退出如绿化、保洁、食堂服务、下套管、电路维修等通用类外委项目,坚决做到“自己能干的都自己干”。

  公司目前共完成劳务型外委转自营项目9个,节约外委费用2599万元。“仅仅北疆项目7支井队及机关食堂外委转自营工作就能节约外委费用380万元。现在公司外委转自营业务逐步向一线深度挖潜,由简单的对应置换替换向高层次递进挖潜转变。”人力资源科副科长周斌说。

  让合适的人到合适的岗位

  在业务承揽中,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创造最大的效益,这是人力资源价值增值的最终目的。

  面对业务承揽项目的创效差距,渤海钻井总公司对输出员工进行重新配置,实现从“人岗匹配”到“价值增值”的有效转变。通过优化项目结构,巩固现有鄂安沧巡线、固井、管具、测井等高效项目,退出仙河物业、河阳物业、东营港投等低端低效项目,将岗位要求适合、素质能力适合的承揽人员配置到高端高效项目中,真正实现岗位价值创造,全面打响人力资源价值增值“攻坚战”。

  今年二月份,公司人力资源部门从低端外闯项目岗位中选拔出个人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人员,承揽了测井公司资料解释等高端项目17个岗位,人均劳务月收入达6250元。

  以精准的措施做好人力资源价值增值“大文章”,激励了广大干部员工“动起来”、“走出去”。公司围绕主营业务深度挖潜人力资源,让员工在业务承揽中找到成就感、获得感、归属感,退出低端、低效项目岗位员工,承揽范围由后勤服务保障向一线食堂承包、外委转自营业务拓展,向有效高效岗位转变,共盘活优化300多人,退出低端低效项目120人。

  人人攻坚人人创效

  保洁岗仅1477元,而鄂安沧高效岗人均7200元……今年一至五月份,业务承揽人员绩效考核最大差距五倍以上。

  公司打破地域、单位间的壁垒,用好考核激励“指挥棒”,出台印发《渤海钻井总公司人力资源统筹优化考核实施方案》,坚持真考核真兑现真激励,让真正干活的人有动力,使混日子的人退出来,高效激发人力资源活力和队伍凝聚力。人力资源科科长夏振刚介绍,“前两年业务承揽只要业务谈成了就行,现在是年创收低于3万元的项目直接退出,业务承揽项目既要保证数量,更要兼顾输出效益和投入产出比”。

  他们综合考虑岗位工作量、工作强度和创收能力等情况,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将业务承揽项目划分一线、二线、三线,赋予不同的系数考核,进一步拉大收入差距。单位和个人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生产保障中心将攻坚创效目光投向生产一线外委转自营业务,充分发挥专业电工等岗位员工特长,承揽了液气分离器安装、井场设施维护等服务项目,劳务创收的同时节约外委费用。

  截至目前,公司承揽外委转自营、社会化业务、二级间项目等各类劳务26项,创收1605万元,同比增加657万元。


信息来源: 
20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