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随着油田114个基层创新团队或个人同台角逐,“揭榜挂帅”“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干”等议论再一次成为油田上下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无疑,这一举措是一次规则、机制上的新探索,激活了技术创新的“源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可以探索搞揭榜挂帅,把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张出榜来,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油田是技术密集型企业,油气生产的各个环节技术要求高,工艺复杂。多年来,尽管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千方百计调动全员积极性。但是,问题客观存在,一些“卡脖子”的一线生产难题绕不过、躲不开。四月份,经过层层筛选,反复论证,聚焦47项一线生产难题的 “求贤令”和“英雄帖”一发出,其释放的就是以问题和目标为引导的信号。坚持问题导向,才敢于担当负责;坚持目标导向,才能在正确方向上坚定前行。
白猫黑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技术,那技术,解决问题就是好技术。在当前的产业环境下,技术创新层出不穷,更需要激发员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才能避免单纯“顶层智慧”带来的创新瓶颈。技术创新,关键在人。面对一个个生产难题,油田搭建起一座公平、公正的,面向所有员工的“赛马”平台。不论单位、专业、资历,只论实力和能力,既破除了体制障碍,拆掉了资质门槛,又扩大了创新基数。“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战场上如此,技术创新上亦然。作为一种工作之道,其背后体现的是“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开阔视野。这次“揭榜挂帅”,就让我们看到了众多“揭榜者”中出现的“平民英雄”。
任何一项制度的推行都是系统工程,真正实行“谁能干就让谁干”并产生好的效果并不容易。油田“揭榜挂帅”大会上,经过专家的论证评定,有12个项目选帅落空,而选帅成功的35个项目则领回了金额不等的攻关资金。通过“揭榜挂帅”,在全油田范围内公开选贤纳士,唯才是用,能者揭榜,形成龙头带动、百舸争流的创新氛围,会培养更多素质能力过硬的优秀人才。“揭榜者”自主创新攻坚,企业全程跟踪扶持,使重点项目高效落实和迅速推进,会解决制约发展的一系列瓶颈。特别是在“发榜”“选帅”这些重点上,油田建立了严格规范的操作流程和评价标准。
我们也期待着油田技术创新上实现更多“规则之变”。一要向后期服务和成果转化延伸,“难题榜”不能一揭了之,要把解决难题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跟踪难题攻关的全过程,确保难点变成潜力点;二要向人力资源激励延伸,在成效评价、激励措施、人才使用等多方面不断完善机制,选好帅的同时用好帅,把攻坚创效的平台变成人才脱颖而出的舞台;三要向更高层次科技创新延伸,在更广泛领域组织“揭榜挂帅”,破解油田勘探开发全过程技术难题,用科技创新为油田高质量发展赋能;四要向油田外延伸,以更宽广的视野,借力外部智慧,依托市场化实现科技创新价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