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0吨到136吨——桩139海油陆采平台增产记

  经过5个月的综合治理,桩西采油厂桩139海油陆采平台每天的产量由90吨增加到136吨。

  “产量增加了50%,得益于技术人员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工艺技术的进步。”桩西厂工艺研究所所长姜涛介绍。

  桩139平台是桩西厂开发建设最早的海油陆采平台,也是该厂最大的稠油区块。目前正常生产油井49口,2019年下半年区块日产量一直徘徊在90吨左右。2019年底开始,桩西厂对该区块进行了综合治理。

  打破禁区

  “原来在开发上比较保守,射孔开发的层位一般离底水较远位置,一直把底水看作稠油开发的‘禁区’。”姜涛介绍。

  在这次的综合治理中,他们对桩139的开发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现在处于中高含水开发后期,含水已逐渐上升到95%左右,必须转变开发前期控水生产的思路禁区,在构造边部及过渡带地层能量充足油井,具备大排量提液开发潜力,通过提液以水带油,提高单井产量,提升开发效果。

  桩139-斜35井是一口靠近油藏边缘的油井,靠边底水较近,原油的黏度高,油的流动性差,导致油井一直保持高含水开发,多年来开采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在这次治理中,他们对桩139-斜35井靠近底水的层段进行了射孔开采,液量由30多吨增加到180多吨,油量也由原来的不足1吨增加到3.5吨。

  有了流动性也就激发了地层的活力,在桩139-斜35井开采成功后,他们又先后对油藏周边靠近边底水的3口油井进行施工,产量增加了8吨。

  堵住漏洞

  多年的开采,流动性更好的水更容易通过缝隙大的地层,久而久之,形成了水流的通道,采出的水越来越多,油越来越少。

  “处于中高位置的油井由于储层物性不均匀,渗透率高的地方容易形成底水突然上升。堵住这部分水流的通道就能采出更多的油。”工艺所副所长侯洪涛多年从事工艺研究,对工艺技术了如指掌。

  堵住漏洞的关键是要找到合适的化学试剂,但不同的油藏所需要的化学试剂不同,主要是因为地下油水的成分复杂多样,同时要适应地下的高温而不变性。

  为解决这些问题,针对稠油油藏封堵机理,侯洪涛和技术人员取来桩139区块油井的油样,进行了大量室内实验,对不同类型的堵剂进行了筛选,评价不同堵剂与油藏的适应性和封堵效果。最终他们筛选了最新研发的无机—有机复合凝胶体系,该体系具有地面配比简单、可泵入性强、成胶强度和成胶时间可控的特点。在桩139-平14井进行稠油井层内堵调试验,候凝48小时,开井后日增油5.4吨,含水下降了10.5%。

  桩西厂在该区块共实施堵水工艺2井次,含水下降了13%。

  打开通道

  桩139区块开发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井筒附近由于泥砂、沥青质等堆积而堵塞,通过挤压充填防砂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所谓挤压充填防砂就是用适当的压力在井筒附近人为造出一些裂缝,同时向缝隙中填充合适的砂石,油水在砂石的缝隙中顺利流出。

  为了增加开采效果,他们在填充砂石前注入70余立方米的降黏剂,让更大面积的稠油实现降黏的目的。为了让地层中的油更顺畅地流到井筒,在防砂工具上他们把精密微孔滤砂管换成了绕丝滤砂管,同时配合水平井挤压充填防砂。“绕丝滤砂管孔隙度更大,能够让油水和细小的砂通过,而把大颗粒的砂阻挡在滤砂管外;充填防砂提高了防砂强度,能有效延长防砂有效期”侯洪涛解释。

  由于多年生产的老井,很容易出现“肠梗阻”,滤砂管外堆满黏土、砂石、沥青质等物质,需要定期用化学试剂把这些物质溶解掉,畅通油水通道。

  “在这次治理中增加了溶解沥青质的试剂,彻底解决了‘肠梗阻’的问题。”工艺所油层改造室主任段志刚说。

  同时,他们还采用注降黏剂+二氧化碳、微生物采油等方式降低稠油的黏度,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打开了桩139区块油水流动的通道,激活了桩139区块的开发活力。

信息来源: 
2020-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