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争”行动解答攻坚创效考题——河口采油厂“五转五争”全方位提质增效

  油价快速下跌后,怎么才能又省钱又高效地把储量变产量?面对陈319块3口新井平衡油价已到37美元的设计方案,河口采油厂技术人员并未满足现有设计,而是持续转变方式、再挖潜力,把这3口常规直斜井优化为2口斜井和1口侧钻井后,平衡油价一下降到了29美元每桶,方案整体效益显而易见。

  “转”字当先

  通过转换思路、方式,实现降成本、多产效益油的事,不仅发生在新区产能建设上,老区提效的事也不胜枚举。以实现高液高含水区块提质增效为例,产液结构调整方案目前已覆盖河口采油厂埕东油田东区206口油水井。其中,在对3口水井实施分注、2口对应油井封堵高耗水层后,已降低日产液300立方米,而油量却丝毫未减。

  事实上,自百日攻坚创效行动开展以来,河口厂干部员工正通过转换思路、方式、作风,让百里油区处处涌动着提质增效的新风。

  至于为什么“转”字当先,河口采油厂干部员工都明白,是问题倒逼,更是大势所向。尤其是低油价该怎么应对?疫情损失要怎样才能快速抢回来?攻坚创效的目标又如何完成?……一个个非同寻常的问号,犹如一道道复杂的考题,按部就班显然不能很快解出答案,思路转变势在必行。

  该怎么转、向哪里转、转出什么成效非常关键。在考题面前,河口采油厂党委坚持以非常之举破非常之难,推出了以“领导干部带头转、考核激励督促转、工作督办带动转、学习强己自主转、深入群众务实转,争做学习的模范、争做创新的模范、争做创效的模范、争做廉洁的模范、争做为民的模范”为主要内容的“五转五争”行动,为干部员工指明了解决难题的思路。

  由转到争的进程

  “‘五转五争’是导向,也是方法,更是我们的具体行动。”河口采油厂党委开展这项行动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这种实实在在的“转争”,算清效益账、多干效益活、多产效益油,这既是解答现实考题的需要,更是担当作为的体现。

  答好攻坚创效考题,关键还得读懂、摸准问题,犹如带兵打仗,先得知道敌人在哪里。四月份,河口采油厂主要领导分两路带领机关部门进行大调研,与员工群众同坐一条板凳,找出制约提质提效问题几十个,并划定了每个问题的责任部门和问题销项期限,使“转争”的方向目标更加具体明确。

  怎么做好“转争”行动方案,从机关到基层,都有着自己的生动实践。机关部门答出的是服务提效。前期,河口采油厂进行了机关改革,带来的不是1+1=2的物理变化,而是1+1>2的化学反应。这一点,生产管理部最有体会。原来,协调解决一个生产问题,生产运行部门要开很多会、打很多电话,要协调油地、基建、电管等诸多部门,过程有时候还不一定顺畅。现在,油地、基建、电管、车辆等,都成了生产管理部的业务流,面对基层生产问题,只需一个碰头会即可敲定所有事项。前不久,采油管理七区提出想在油区部分区块铺设清水管线至井口的需求后,生产管理部接到问题需求当天解题,项目得到快速实施。现在,清水管网已经铺设完毕,区块注汽时已不用罐车拉清水,较之前一年每年可节约运费100多万元。

  “五转五争”出成效

  “当好油参谋、开采效益油。”这是科研单位交出的“转争”答案。地质研究所技术人员通过改变“战术”打法,增储增油增效的事情不时在发生。沾北3块一直被认为是具有边底水的超覆油藏,通过老井精细复查,发现该区存在“高油腰水低油”现象,不符合超覆油藏理论认识。面对疑惑,技术人员大胆尝试,开展构造、储层、输导及遮挡条件精细刻画描述,在低部位发现了一个50多万吨储量的小断块,是反向细微断层控制油气聚集成藏。现在,已经部署的一口油井初期日油13吨左右,该小断块已经纳入产能建设,其平衡油价达到38美元。新油藏类型的发现和证实,促进了技术人员再一次转变观念和思路的决心,目前他们正围绕东南部断块群展开精细解剖,力争再实现规模发现。

  而工艺研究所攻坚创效“转争”行动的重要方面则体现在考核机制创新上,主要是建立工艺研究所和采油管理区之间的工艺措施技术服务中心,采油管理区工艺措施增产创效部分的10%作为工艺绩效奖励给工艺所,激励工艺技术人员以最优工艺、最低成本,挖出最大效益。值得一提的是,按照新的考核激励方式,工艺技术人员兼顾降低压裂重大措施费用和保证增油效果,从工艺方式、管柱、车组型号等方面进行一体化优化设计,目前已实施的7井次压裂施工节约费用200多万元,其中大古25-斜8井仅车组费用就省下30万元,且开井后日产油增加14吨。

  攻坚创效的主战场在生产一线,“转争”行动让一个个问题点变成了增效点,也让一个个基层创效单元更具活力。针对长输油管线末端注采站干线压力高的问题,采油管理四区引进油气增压新装置,降低管线压力0.4-0.5兆帕,使区块调压日增油达9吨。采油管理九区建立党员跟班劳动督查平台,每周汇总基层问题,组织三室一中心党员认领解决,日通报、周讲评、月考核,一段时间以来已解决问题20多项。采油管理五区深挖人力资源优化潜力,借力“两化”融合优势,创新高压注水泵站自动控制新思路,初步实现泵站无人值守,优化人力资源12人,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信息来源: 
2020-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