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滴油都有效益

  “在优化人员42人情况下,产量连续保持稳产,一季度梁南节约成本25万,劳动生产率提高至836吨/人/年。”今年一季度,纯梁采油厂梁南采油管理区劳动生产率全厂第一。

  如何在人员优化的情况下,还能实现稳产?管理区给出的答案就是: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花得没有争议、发生过程都可追溯。

  3月27日,在经营活动分析会上,管理区采油工程主管师车斐拿着账本算细账,效果显而易见。一季度作业费节约12万,同比下降52万元,措施井省下来的钱,全部用到老井维护管理上。

  “把‘油藏’管出效益,既是百日攻坚创效目标任务,也是油公司发展应对低油价的必经之路”。纯梁采油厂政工专家、梁南采油管理区党支部书记、经理陈军肖信心坚定。

  梁南采油管理区整体地下油藏地质条件比较复杂,既有高渗透,又有低渗透,而且层多层薄,开发难度大。为了将自然递减率被控制在7%,他们从油藏、井筒、地面三个方面发力,重新审视管理、优化、运行等方面,找准问题的和症结,按照低成本、深挖潜、广创效的原则,坚持“三抓三降”,有重点、分层次实施精细开发管理,不断提升油田效益开发管理水平。

  “我们一直在转变油藏经营理念,越是在低油价下,越要追求质量效益。”陈军肖说。梁南采油管理区缺乏新井、措施井的有效接替,在老区稳产上做文章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高渗透油藏,他们对C47和C56两个单元,分别采取提液和控液调整,优化注采比,生产压差得到合理控制,日增油7.5吨,提效效果明显。

  油井控液会带来电费下降,但是同时也带来产量下降。他们通过优化注采调整,把管理作为挖潜效益点,梁南采油管理区一控一提实现整个区块驱替,在产量和成本之间找到平衡。

  他们对大排量电泵井控液,再从小排量电泵井提液,纯56、47、梁南S2高渗透油藏,在检电泵时把大泵换成小泵,整体控液350方,通过优化注采方案,在产量不减的前提下,全年可节约电费26万,实现区块稳产。

  从区块到单井,从整体到局部,梁南管理区优化油藏开发思路,从深化油藏管理、强化井筒管理到强化地面管理,三位一体化管理成为梁南采油管理区加强油藏开发的“妙招”。梁南采油管理区抓大并没有放小,他们还进一步摸排液面在井口的水井、自喷井,定期组织套放增油措施,排查的15口潜力井,预计年增油500吨。


信息来源: 
202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