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台通勤班车、 104家机关食堂恢复运营

3月12日,停摆了近一个月的锦华小区至管理局机关的通勤车开始正常运营,这标志着东营区域的机关后勤通勤车辆,逐步恢复运行。

“基本保持每天20~25人乘坐,比想象的乘坐人数要多。”运输分公司通勤班车管理一公司西区车队驾驶员董艳芳说。

受疫情影响,自1月28日(大年初四)开始,东营地区机关后勤通勤车辆全部停运,仅保留80台车辆保障一线班站生产运行。受其影响,一季度运输分公司通勤车辆工作量同比降低40%。

随着山东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由Ⅰ级调整为Ⅱ级,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3月10日,油田下发《关于做好机关后勤食堂和通勤车辆疫情防控工作的意见》,机关后勤食堂和通勤车辆陆续恢复。

意见规定,乘车人数控制在车辆核载人数的50%以内,分开就座,同时落实“两测温、两报告”制度,有发热(≥37.3℃)以及乏力、干咳等症状者不得上车。

“我们与二级单位实行联防联治,在乘客中选拔一名车长,协助驾驶员进行体温测量和人员登记,同时协调测温仪器等设备,实现了联防联治。”运输分公司生产管理科科长刘锋说。

据了解,运输分公司通勤班车管理一公司、通勤班车管理二公司主要担负着东营地区、黄河以北的各二级单位员工上下班通勤业务,自疫情发生以来,相继停运了251台通勤车辆,波及十几家二级单位,数万名员工受影响。

“一季度工作量低迷,590台车辆陆陆续续开动了350辆,但是创效收入同比减少25%,下半年只有通过主动出击承接大型培训等项目增加运力,保障全年收益。”刘锋说。

受影响的不止通勤车辆,疫情发生以来,全油田关闭了104家机关食堂,仅保留一线食堂,优先保障在岗值班员工就餐。

3月16日,是现河采油厂机关食堂恢复正常运营的第一天,干部员工分批次、有序领取盒饭,或者在食堂内分散就餐。

“我们通过‘钉钉群’实行网上订餐,每一部室选择一名负责人错峰取餐,现在每天就餐人数在100人左右。”现河采油厂公共事业管理中心安全主管魏峰说。

目前,油田范围内通勤班车日运行350台,出车率63.4%,比上一周出车率增长4.5%;104家机关食堂陆续恢复运行。


信息来源: 
2020-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