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分公司交出63口“双优井”

  11月7日,正在大涝坝14H井施工的胜利工程公司塔里木分公司70797钻井队,收到了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给予该队上口井TH123117井的“双优井”钻井工程评定书。

  在钻井工程评定中,该井设计井深6220米,设计周期61天,实际钻井周期51.58天,节余9.42天,节余率15.44%,井身轨迹符合设计要求,评为优秀,同时固井质量优秀。

  这是该公司在西部施工29年来,连续向甲方交出的第63口“双优井”。

  在西部多年的施工中,胜利石油工程塔里木分公司本着为甲方油气勘探发现精准服务的理念,准确找到“双优井”这个甲乙方实现互利共赢的最佳结合点,促进了这家公司钻井提速提效和口井效益的稳步提升。

  提起双优井的收益,胜利工程塔里木分公司市场开发科副科长周宝军说:“一口双优井带来的,不仅仅是甲方口井合同额1%的奖励,更有井队市场综合排名的提升,优质工作量的攫取。”

  胜利石油工程塔里木分公司副经理、总工程师刘湘华在谈到这口井实现大幅度周期节约的原因时,把解放思想放在了第一位:“口井要优质,周期节约是首要条件。周期节约也意味着钻井要提速,提速首先就要解放思想,冲破习惯打法的束缚。”

  塔河十二区块地质情况复杂。过去在这里打井,为了保证井下安全,钻井队普遍采用比较保守的泥浆体系,在钻头选型和钻具组合上也是安全第一。这样,事故率降下来了,但是钻井速度也随之下降。有资料显示,近几年来钻井行业平均机械钻速每年只提高0.53米/小时。

  面对这一瓶颈,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展开了充分的技术论证,在前期公司总结形成的塔河工区优快钻井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摆脱传统打法束缚,实现了口井的提速提效。

  “要提高钻井速度,就必然需要调整钻井参数。塔河区块地质情况复杂,但经过多年的勘探,部分区块的地下情况已经了解得比较透彻了。在这些区块钻井,充分借鉴东部成熟配套的优快钻井技术,针对性地进行分区域技术攻关,成功实现先进钻井技术的西部嫁接。关键的就是在泥浆体系和钻头选型上做文章,进一步提高钻井速度。”刘湘华说。

  在TH123117井上,他们在部分井段大胆采取新型泥浆体系,提出了使用四刀翼PDC的思路,优化钻具结构、合理钻头选型,钻井速度有了大幅度提高,本井二开钻进周期设计36天,实际只用了24.71天,节余了11.29天,单只钻头进尺4632米,平均机械钻速18.55米/小时。如此的钻井速度,让临井施工难以望其项背。

  70797队平台经理韩韬说:“经过这口井,我开始反思。要实现口井安全提速,途径很多。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被惯性思维模式束缚住了,只要换一种思路,就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我有信心打得更好。”

  钻井提速涉及方方面面的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为解决配合问题,塔里木分公司以“钻井提速”为中心,对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在轮南前指的基础上,把指挥管理重心再次前移,入井场、上钻台,全方位为口井生产服务。为了进一步减少基层信息传递迟滞和流失,该公司在南北疆20多支井队全面搭建了视频实时传输监控系统。与此同时,进一步理顺机关后勤各部门与基层的管理服务渠道,形成灵活机动、快速反应的生产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理顺了,还要有好的机制作为保障。为此,塔里木分公司认真学习“中原经验”,联系实际提出“围着井队转、盯着提速干”的思路,聚焦井队市场排名,持续加大人力、物力的配置,全力做好钻井全流程保障。

  同时,通过科室人员勤跑井、常驻井,多维度发现问题,积极督导协调解决问题,实现了各环节各流程最优化运行,确保了钻井队生产时效的大幅提高。

  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该公司平均搬迁周期10.35天,而去年同期,平均搬迁周期则是21.16天。由于公司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提升,生产组织节奏自然而然地得到加快。“我们过去是以天为单位安排生产节奏,而现在则是以小时为单位安排。”生产运行科崔洪波说。

  如今,以双优井为契机,胜利工程塔里木分公司以优质高效的服务牢牢站稳了中石化西北局顺北区块世界级超深井高端市场,为中石化西北局增储增产作出积极贡献。


信息来源: 
2019-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