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服务模式变革推进“绿色维修”

  在推进绿色企业创建进程中,地面工程维修中心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积极探索以环保新工艺、新技术为支撑,以服务模式变革为甲方提供最清洁高效服务的发展之路,实现“由事后抢修向事前维保,由动火作业向不动火施工,由凭经验焊接到按标准施工”的三个转变,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企业创建。

  早在成立之初,地面工程维修中心党委便聚焦主业,把“绿色维修”理念提到重要位置,并作为打造“维修服务一流、机具设备一流、焊接技术一流”的先决条件。 2018年4月,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启动“绿色企业行动计划”。胜利油田第一时间出台《胜利油田绿色企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修订版)》,并把原计划2020年完成的绿色企业创建目标提前到2019年完成,作为新成立的油田专业化单位之一的地面工程维修中心信心满怀。一年来,他们以“三标”建设为抓手,积极构建绿色施工文化,将发展重心放在培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核心竞争力上。

  “三标”建设过程中,地面工程维修中心成立了“三标”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时间制定出台维修系统“三标”细则,不仅实现施工过程的标准化,还对完工后的环保标准提出要求。为促进整体“绿色维修”水平提升,他们还制定“三标”建设检查考核细则,通过常态化检查、制度化考核,确保员工把标准规范、环保理念贯彻落实到工作的每个环节、每个细节。

  在地面工程维修中心党委书记冯金忠看来,维修施工突出“绿色”主题,不仅培育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也让员工在工作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根据地面工程维修中心与现河采油厂达成的战略合作协议,现河维修大队依托中心引进的管道检测技术,对现河采油厂96条管线、49.65千米的薄弱管段进行了检测,发现隐患点374处,结合生产实际,该大队将隐患点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逐一制订修复方案,不停产修复335处,停产处理3处,消除了安全隐患点,提高了采油时率,减少开发单位停井生产损失。地面工程维修中心引进的绿色技术——碳纤维管道防腐修复加强技术等,采用高性能的环保材料,对管线腐蚀严重的重点部位,进行不动火带压修复与加强。

  截至九月份,累计实施碳纤维复强硅缠绕和带压堵漏522项,创效200多万元,实现“从动火维修到不动火”的转变,既提高维修科技含量,又拓宽了业务范围。事实上,绿色技术的深度运用,在提高维修质量、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提高整体绿色发展水平,地面工程维修中心在做好“事前预防”的基础上,针对不可避免的抢修环节,在所属的9个维修大队专门成立了9支应急抢险队,全面承担起日常应急抢险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损失和保护环境。

  一年多来,地面工程维修中心牢固树立“施工质量是命脉,没有质量就没有一切”的观念,围绕“每一道焊口都是承诺,每一次施工都是责任”的工作理念,为在职的每一名电焊工编制了责任岗号,要求每名电焊工在完成一道管线的焊接后,在焊缝旁印上自己的钢制工号,以此实现焊口质量和岗位责任的可追溯、可追究,实现了维修“从凭经验到按质量标准”的转变,促进了维修服务质量全面提升。

  9月1日,地面工程维修中心收到了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发来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地面工程维修中心经理刘为民认为,践行“绿色维修”理念,就是“依托科技进步、质量提升等举措夯实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不仅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营造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也推动了企业更可持续、更高质量地发展”。


信息来源: 
201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