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一线绽芳华——记胜利油田化学高级专家王涛

  14年,主持参与14项国家及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累计为油田增油40多万吨。

  这是胜利油田博士后工作站首席专家、油田化学高级专家王涛科研道路上的三个关键数字,也是向胜利油田乃至我国石油石化行业交出的一份合格答卷。

  作为一名热爱生活的女性,王涛爱“红装”;作为一名奋战在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科技一线的女博士,王涛更爱实验室,这里能够迸发出智慧的力量。

  因为热爱,从本科到博士,科研的种子在她心中萌发成参天大树;因为热爱,她把制约油田开发的技术难题作为研究方向,让几近废弃的高温高盐油藏重新焕发生机。

  获得“球博士”雅号

  胜利油田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国内外石油专家经常用“像一个摔碎了的盘子,又被人踢了一脚”来形容。王涛的研究对象就是这个“特殊”的“大盘子”。

  王涛,是典型的“油二代”。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她逐渐对石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学报志愿的时候她选择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专业,本科、硕士、博士直到博士后,在显微镜、滴定管里,她慢慢揭开了石油的神秘面纱。

  上大学时,王涛曾听在采油队工作的哥哥说起过这样一件事:国外的一粒小药片在放入油井后,竟神奇地增加了稠油采油量,这引起了王涛的好奇。哥哥口中的“一粒小药片”,其实就是聚合物。一种吸水后膨胀的交联体系,在孔道中运移起到驱油的效果。

  博士毕业进入胜利油田博士后工作站,王涛才知道,胜利油田整装油田综合含水已经达到96%。“我的工作就是让这些接近于近废弃的油藏焕发生机,进一步让油井提高产量。”

  科研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挑战,科研之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注定布满荆棘。由于受水质的问题,原本黏度很高的聚合物交联体系一入水就变稀了,根本起不到作用。

  眼看两年半的博士后马上结束,课题却进展缓慢,半年的时间室内试验屡败屡战,项目组的人急,王涛更着急。但王涛咬着牙坚持,半夜里实验室的灯光、摞起来两米多高的文献书,都成了王涛最后的倔强,“有时候做梦都在想怎么干”。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次煮汤圆时,王涛发现不断翻动浮起的汤圆皮破了漏出了馅儿。生活常识启发了王涛,她按照汤圆一样内外包裹两层离子,实现聚合物的自行胶黏。

  首次从微观角度提出“进得去、堵得住、可移动”的深部调剖体系设计理念,而且让原本投资成本高的操作简易化,就像给油井打点滴一样,实现了聚合物在线连续注入。截至目前累积增油5万余吨,在油田多个矿场及海上推广应用,王涛也因此获得了“球博士”的称号。

  连续熬了六个通宵

  王涛承担的国家863项目的关键时期,她每天靠着双手把几百公斤的油砂一点点筛出不同的粒径,模拟地层不同渗透率的填砂岩心。在王涛的眼里,每个人的筛沙力度和时间不同,结果大相径庭。为了保障试验数据准确性,身怀六甲的她坚持每天筛沙子。因为高强度的工作,王涛曾经一度晕倒在实验室。

  在王涛众多的项目里,胜利油田特高含水期深度堵调技术入围中石化十条龙计划,这是让王涛最骄傲的项目。

  胜利油田高温高盐油藏被称为世界上最苛刻的油藏,更让专家们直言头疼的油藏是孤东馆63+4,该油藏的采出率高到58%、含水率高达99.2%,在国外这样的油藏早已经废弃不再开发。但就是这个近乎废弃的油藏,却让王涛兴奋不已,“如果突破这项技术,世界上任何油藏我们都不怕”。

  由于孤东馆63+4油藏孔道复杂,花生米大的聚合物从水井投入,直接从油井产出,而一般的聚合物只需要几微米就可达到驱油效果。王涛决定调整思路,研发一种适合这种超级大孔道油藏的聚合物。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实验,一种高弹性吸水树脂诞生,它在初始阶段仅仅有几毫米,但是进入孔道深部体积膨胀上千倍,达到堵住大孔道驱油的效果。

  二氧化碳驱油技术既能提高低渗透油藏开发效益,也能节能减排,一举多赢,是油田绿色低碳战略的一个关键技术,是未来的发展的一大趋势。但是为了解决制约技术发展的气窜难题,这条攻关路却走得异常艰辛。

  在经过了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不懈攻关后,她战胜了挑战,研制成功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二氧化碳气溶性发泡剂封窜技术,现场投入增油效果惊人,为绿色低碳新技术在全国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白天施工现场掌握第一手数据资料,晚上实验室潜心研究攻关解决问题,早已成为王涛的工作常态。“忙起来的时候我经常说我自己像一个一直在高速旋转的陀螺。”为了国家“十三五”重大专项立项,王涛和她的团队熬了六个通宵,“人生就应该是这样子,始终在奋斗的状态下,忙得有价值,忙得有意义。”

  喜欢被称作“白富美”

  王涛的妈妈一度后悔让王涛读博士,因为出差、加班、熬夜、做实验,工作到凌晨已经成为了常态。所以,王涛从来都是瞒着老人在实验室加班,因为妈妈总是担心她的身体,毕竟已经四十多岁的人。

  但王涛的儿子却因为同学谈论女博士王涛时,内心窃窃自喜。超越同龄人的懂事的儿子,尽管习惯了妈妈加班、习惯了妈妈不陪他上辅导班,习惯了妈妈不参与他的毕业典礼,但他依然以妈妈为傲。

  2018年,王涛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儿子,把妈妈的奖章挂在胸前,骄傲地站在镜子旁左照右照。看到美滋滋的儿子,王涛却满心愧疚。2007年,王涛参与到国家863项目“海上油田活性聚合物乳液驱油体系”,由于该项聚合物有剧毒,王涛忍痛给只有四个月的儿子断了奶。

  “掉眼泪真的是没有用的,在科研上我们不需要眼泪,只需要去把工作做好。”王涛对儿子的“狠”,化成了对科研的爱,“油田的综合含水率哪怕只是下降一个百分点,就能大幅降低吨油成本,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效益,对实现每桶原油综合成本50美元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特高含水期调剖堵水技术研究”、“二氧化碳气溶性发泡剂的研制”“纳米自适应体系深部调驱可行性研究”等14项国家重大专项和省部级科技项目被她一一攻关。聚合物微球、乳液聚合物、新型功能聚合物等多项世界一流的技术成果实现矿场规模化应用。

  如今,王涛和她的团队成为一流团队,有3人已成长为中石化和油田科技攻关课题的技术首席。大家也给王涛和她的团队取了一个昵称——科研战线的“白富美”。

  王涛很享受这个称呼,并有着不一样的理解——白就是,所有的科研项目都是从一张白纸上起家的,靠着自己的努力一点点去创造,一点点的去攻关;富就是,很多的科研成果,这一点上我们是非常富有的,可以为油田创造更多的效益、更大的价值;美就是,每当我们的科研成果在现场见效的时候,心里美滋滋的。

  “只有奋斗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我认为奋斗者才是精神的富足者,取得了增油效果的时候那种幸福,你才会觉得整个人的人生是无憾的。”王涛说,“我们科技工作者承担着更大的使命,要去研发这种低成本的采油工艺技术,助力胜利油田的高质量发展。”


信息来源: 
2019-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