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交之后,临盘医院又“活”了

  在临盘院区门诊大厅,等待挂号的人排起长龙,划价、拿药的患者及家属络绎不绝。这个久违的画面,让原临盘医院党支部书记、现任临邑县中医院临盘院区党支部书记的张势华心中百感交集。很早以前,临盘医院就是这样的。

  A 改革移交 突破困局

  时针回拨到半年前,当时的临盘医院人心浮动,部分业务骨干流向济南、东营等城市的大医院。临盘医院的医疗、医技人员仅剩37人,无法满足临盘油区近3万名员工家属的医疗需求。

  医疗技术水平下滑,服务质量下降,药品供应用量小,供应商不重视,供药不及时……各种矛盾凸显,造成前来就医的患者锐减,医院运营举步维艰。

  为保障基本医疗,临盘医院将内科、儿科合并为综合内科;外科无法开展手术,只维持日间门诊;病情急、病因复杂的患者,多数以转院诊疗为主;因缺乏急救力量,“120”急救被迫关停;妇产科只维持日间门诊和女工查体业务。

  不破不立,只有改革才能彻底打破僵局、走出困境。企业办社会职能的移交无疑成为临盘医院突破困局的有利契机。

  临盘厂把让员工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作为推进医院移交工作的出发点,按照油田部署要求,积极与地方政府部门沟通协调,油田各相关部门也对临盘医院基础设施进行了功能性恢复改造,并购置更新了部分医疗设备,改善医疗条件。

  2018年11月,临盘厂与临邑县中医院签署移交协议,成立移交办公室,积极筹备业务接续各项工作。12月29日,双方按照移交协议完成资产和业务移交。2019年1月2日,临盘医院更名为临邑中医院临盘院区,正式运营。

  移交工作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张势华心里却并不轻松。他从在职员工的情绪上能看出来,压力仍然萦绕在员工心头。只有努力把医院运营好,创造效益,才能从根本上消除顾虑,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

  B 患者信任 群众满意

  移交后的临盘院区盘活机制,加大资金、技术投入,注重人才培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拓展业务,走上了高质量发展道路。

  资金、技术是提升医疗质量的有力支撑。临邑县中医院向临盘院区加大资金投入,用于医疗设施建设、医疗设备购置、医疗项目拓展等,临盘院区硬件条件得到改善和提升。同时加大技术投入,组建ICU重症医学科和血液透析科。

  人才是医院发展的关键,也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移交伊始,临邑县中医院临盘院区大规模引进人才,医疗、医技人员增加到92人,平均年龄37.6岁,其中大专学历68人,本科学历44人,研究生3人。

  临盘院区在全院范围内公开选拔中层管理人员43人,其中“80后”15人、“90后”2人。注重人才队伍培养,送济南上级医院培训3批次7人,去中医院培训6批次30人。院内开办业务讲座11场;护理技术演练3次。内外双向发力,打造出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

  为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更好地服务员工群众,临盘院区以公共卫生服务为平台,将医疗服务延伸至居民小区,已开展“送医进小区”活动12次,老年人健康讲座3场,高血压病人随访1956人,糖尿病人随访758人,孕产妇随访95人,0-6岁儿童健康保健616人。目前正在开展对老年人的健康查体报告解读工作,今年计划为3000名65岁以上老年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

  下一步,临盘院区将在偏远井站和油气储运较集中的基层单位设立“员工健康管理室”,配备相应卫生保健药械。同时开展送医进基层工作,在基层员工中开展“心肺复苏急救”“触电急救”“溺水急救”“烧伤急救”等项目培训工作,提高基层员工自救和互助能力。

  C 调整机制 盘活资源

  移交后的医院,面貌焕然一新。移交前临盘医院在岗员工95人,移交后临邑中医院从本院派驻53人,新招聘入职人员52人,安置临盘厂外闯市场人员8人,目前临盘院区工作人员211人。新力量的加入,带动了业务恢复,也坚定了员工对医院移交后续工作开展的信心。

  临盘院区在短时间内恢复了门诊、“120”急救和住院部业务,新增中医内科、外科、妇科专家门诊、中医研究生门诊、外聘博士生专家门诊、针灸推拿科门诊等。每周末邀请省中医院知名专家前来坐诊,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高一级的医疗服务。随着新B超机、化验设备的相继投产,门诊量和住院病人不断增加。

  “医院条件比以前强多了,我心脏做过支架,以前复诊或拿药都得往东营或者济南跑,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能办了。”正在门诊开药单的赵先生满意地说。

  3月28日,临盘院区迎来第一名新生儿的顺利诞生。“环境挺好的,病房都是新装修的,医生跟护士态度都挺好。”产妇李女士表达着对医护人员的感激。

  手术麻醉科自3月16日开诊以来,累计完成各类手术20余台次、门诊无痛手术麻醉20余人次,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78岁退休员工吴师傅突发心梗来到临盘院区就诊,在医师团队的全力救治下转危为安。患者家属将一面绣有“抢救及时 医术精湛”8个大字的锦旗送到临盘院区,表达感激之情。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地口碑。百姓信任,群众满意,是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前行的最大动力。目前,医院日门诊量由原来的120人增加到400多人;住院人数由原来的20床增加到90床,最高峰106床;每周手术量平均6台;日查体人数平均65人,最高达116人。

  “移交后的医院,机制调整了,资源盘活了,为油区居民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实现了员工群众和临盘院区的共赢。”谈及医院未来的发展,张势华充满信心。

信息来源: 
2019-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