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着力打造质量竞争新优势

  按照“两个三年、两个十年”总体部署,油田以提升效率和效益为核心,以质量进步、标准提升为主线,牢固树立“质量至上”“质量永远领先一步”的工作方针,全面开展质量进步、标准提升行动,全要素、全方位、全过程强化质量管理,全力推动产品、工程、服务质量进步,为油田全面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4月,油田制定下发《胜利油田2019年推进全面质量进步标准提升行动计划》,旨在建立完善的质量进步长效机制,构建服务油田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着力推动合格向优质的转变,不断提升石油工程和地面工程质量优良率、公共事业服务满意率,形成以技术、标准、品牌、服务为核心的质量进步、标准提升新机制。

  在安全环保质量管理部副主任熊兆洪看来,推进全面质量进步标准提升行动,既是加快实现油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推动油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内在需求。

  今年的标准提升和质量进步,主要还是聚焦油田的“五大战略、三大目标”,服务油田的高质量发展,特别是要以问题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在油田各领域全面梳理成本的投入点、效益的损失点、效率的低下点,还有质量安全的风险点,横向比要形成行业一流,纵向看要形成质量标准持续稳步提升的一个有效路径。质量工作要在提高管理效率、提升质量效益、打造核心竞争优势上发挥更大作用,体现更大的作为,就必须构建质量进步、标准提升的长效机制,引导专业化单位完善以质量效益为核心、以市场化竞争为导向的质量评价与考核体系。近年来,随着油公司体制机制建设的持续深化和专业化、市场化的全面推进,质量进步、标准提升已逐步成为全体干部员工的思想与行动自觉。

  对此,油气井下作业中心东辛作业区技术办公室副主任、全面质量管理组组长杨义东深有感触:“你干得再多,如果质量出问题的话,那都是无效工作量了。”作业施工中,他们不断加强与采油管理区的结合,在保证作业施工质量的前提下,他们还要对一些潜在的质量隐患点进行梳理反馈。

  质量进步必须标准先行。一流的企业必须有一流的标准。5月24日,鲁胜公司围绕质量体系建设、质量文化建设、产品物资检验、计量、化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次集体大讨论,着力分析“合格不好用”现象形成的深层次原因。与会人员一致认为,问题的症结主要出自采购和现场使用的标准不统一。

  这次讨论之后,他们重新梳理了公司在用标准1820多条,其中,针对鲁胜公司二氧化碳项目,他们也将对标行业一流水平,建立施工、采集、销售的行业标准。

  加强质量督查是确保质量提升的重要一环,每年油田都会有多次针对重点业务领域的质量专项督查。今年年初,安全环保质量管理部就联合工程技术管理中心、生产运行管理中心、物资供应处等部门和单位开展联合督查,对各专业委员会主要管控业务和重点生产单位督查全覆盖。截至目前,已先后组织开展热采注汽、原油天然气等质量专项督查,共检查31个生产施工现场,查出各类问题30项。在熊兆洪看来,质量督查是QHSSE“管理、监督、督查、考核”四大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也是保证各项质量措施执行落地的有力抓手,可以全面了解油田当前的质量状况和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的职责履行情况,借此来全面优化自产产品管控模式。

  在油田2019年重点领域“质量进步标准提升”工作运行表提出的专项提升项目中,单井地面管线、长寿命注水管柱、完井套管等工程质量提升工程占了极大篇幅。

  对工程技术管理中心来说,他们将不断提升钻完井系统质量、地面管网质量、举升系统质量、注水系统质量和海上化学药剂质量,加强注采输设备优化系统集成,形成提效、节能、安全的标准系列产品,突出问题导向,全面梳理7大系统60个节点,找准短板,对标一流,创新技术,以质量效益为管控的着力点,打造优质工程、长效工程。

  工程建设管理处则通过实施严格市场准入复审、全面落实承包商经济责任追究、全面推行工程现场“看板”管理等制度,在承包商从严管控上打起了“组合拳”。今年年初以来,他们按照地面建设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效益最大化”的原则,统筹决策建设项目的工艺、设备、材料、工期、质量、投资等,选取部分工程建设环境复杂、自然条件差、风险高的领域,作为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管理“试验区”,从项目可研、设计、施工、验收、后评价等全过程,统筹规划、协调运行,集中力量,进行突破,重点解决工程寿命短、维修频率高的质量短板的问题。

信息来源: 
2019-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