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就要互利合作,社会化就要开放包容。作为引领油田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合作双赢”战略在今年的党委扩大会上被赋予更加深刻的含义。
对于成立不到一年的注汽技术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注汽中心)来说,“合作双赢”不仅仅为其打开了外部市场的大门,还开启了一条专业化可持续发展之路。
“真正想要实现专业化发展、市场化运营,就必须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注汽中心解放思想、聚焦价值创造,探索合作新模式,不断提升对油藏经营效益开发的支撑力。” 注汽中心经理陈军说。
●优质优价
打开技术服务创效大门
油田一季度经济活动分析会上,一组由注汽中心展示的数据图表令人眼前一亮,与中石化内部单位河南油田、江汉油田对比,注汽中心的注汽干度、运行时率、锅炉热效率三项重点均遥遥领先,并且全部高于中石化平均水平。
“注汽中心拥有技术、人才和装备的优势,想要实现发展,就要扩大市场,在保障生产的基础上打开技术服务创效的大门。” 2018年11月,注汽中心与鲁胜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采用注汽干度优质优价结算新模式,开启油公司与专业化单位内部之间实现资源优化、合作双赢的先河。
一季度,鲁胜公司的稠油产量较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582吨。“产量增加的主要是和注汽中心签订优质优价合同的12口井,平均注汽干度增长5个百分点。”鲁胜公司副经理王建说。
“注入的蒸汽干度越高,热焓越高,那么蒸汽在油藏的波及体积越大,开发效果就会越好。”鲁胜公司一直聘用社会化队伍进行稠油注采,效果并不理想,蒸汽干度远低于油田平均水平。
注汽干度增长5%,按照优质优价结算的合同内容,注汽中心在基础劳务费之上多赚取60万元,其中包括注汽过程中实现无技术故障停炉,每口井奖励的1万元。
这是油田注汽领域第一次探索实行这样的市场化结算方式。“标志着注汽中心由油气生产保障逐步向油气生产服务转型。”陈军说。
今年2月,注汽中心从社会化队伍手中接过鲁胜公司的L7-P6井进行第五轮次注汽,注汽干度达到80%,投产至今保持日产油20吨。而在此之前,这口井的日产油只有6吨左右。一口又一口稠油老井在注汽中心高质量的技术服务之下,重新焕发生机。
在见到好效果之后,注汽中心先后又与现河采油厂、河口采油厂等开发单位达成合作意向。目前,同样用优质优价结算方式注汽的油井达到50余口。
●整体大包
体现价值的增值共享
高质量的技术服务为注汽中心赢得了甲方的诸多赞誉,注汽人却并未感到太多喜悦,因为他们发现新的问题来了。
一季度,分公司注汽量同比去年减少了20万吨。分析发现,大部分注汽井转注周期有不同程度的延长。“产量变得主动证明去年年底的注汽质量比以往要高,但是我们的工作量反而变少。”
服务质量越高,工作量却越来越少,相应的收入也在变少。“价值创造如何得到有效体现,这是注汽中心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矛盾点。”
看似是困局,实则是转机。在陈军看来,注汽中心想要体现的价值其实就是本身的技术服务创效能力,“技术服务创效就是做加法,在支撑保障主业生产的基础上做增值服务。我们与开发单位应该探索的是增值共享机制”。
陈军认为,真正双赢的合作模式,应该是按照开发单位制定的目标油气比。注汽中心扩大服务范围,将服务范围延伸至井筒甚至是整个产业链,通过工艺技术优化、挖潜增效,提升注汽干度,所增加的产量要体现注汽中心的价值所在。“既能倒逼注汽中心提高技术服务质量,还能少干活、收入不降,开发单位降低了工作量,多产油、成本不增”。
在优质优价的合作模式上丰富双方合作内容,建立以油汽比为主要价值评价指标的整体大包合作双赢机制,既能充分体现了注汽质量进步对油汽比(产量)的价值贡献,更能体现专业化单位对油藏经营的支撑力。
4月30日,注汽中心与鲁胜公司就 整体大包模式方案进行了交流,达成意向,近期将开展实质性合作,与滨南采油厂、河口采油厂也正在就相关合同事项进行洽谈。
●资源一体化平台
风险共担合作双赢之路
“要实现专业化发展、市场化运营,就要构建更加广泛的内外部、甲乙方市场化运行体系。”在今年的党委扩大会上,关于专业化单位发展,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兼管理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油田分公司代表孔凡群明确提出。
何为更广泛的内外部市场化运行体系?陈军认为,合作要着眼于全局,只要对油田分公司发展有利,对注汽技术服务中心发展有利,对对方发展有利,可以达到双赢,统统可以合作。
在活动分析会上,陈军抛出了注汽人深入思考后的想法,得到了一致认可。将外部企业的装备、技术等资源有效整合,推进注汽市场资源一体化平台建设,统一东部注汽市场,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合作双赢。
目前注汽中心共有118台锅炉,每年的折旧费为1.3亿。“这是近30%的固定成本!”想要降低折旧费就不能再购入新锅炉,但是以目前注汽中心在东部注汽市场80%的占有率来看,锅炉的配置结构并不合理。
走“轻资产”运行路线,注汽中心和外部企业的合作志在必得。“我有市场和管理优势,他有闲置设备资产,合作才能发展,才能双赢。”
陈军算了一笔账,如果现在开始和外部企业合作,进行资源一体化优化,到2020 年可以减少折旧费2000万元。同时,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扩大,油田外委费用支出大幅减少,可以降低桶油操作成本,提升剩余经济可采储量。
“走合作双赢之路需要大力解放思想,才能真正化解专业化可持续发展中的矛盾点,才能让专业化单位真正成为油藏经营效益开发的有效支撑力。”陈军说。
目前,油田正在加快出台推进注汽资源一体化平台建设的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