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职工的根本利益是改革的基本前提

  起初,油田“四化”试点,远程监控和数据远程传输系统替代职工巡井、量油、填报表。信息化建设成果让富余岗位开始显现,不少敏感的职工忧心忡忡:油井管理用不了这么多人,我们该何去何从?

  时至今日,这种担忧早已变成昨日云烟。前几日,与纯梁采油厂梁南管理区经理、支部书记陈军肖谈及改革话题,他坦言:“目前,管理区人心空前稳定,生产岗位职工兢兢业业,劳动效率明显提升,‘走出去’闯市场的职工心气高涨,大家绩效收入较前两年大幅提升。这主要得益于油田改革推进稳健、温和,让职工获得了价值创造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这两年,油田改革步入“深水区”,油公司建设、新型管理区建设、专业化重组、办社会移交、绩效考核、市场化推进进程齐头并进,五彩纷呈。但凡改革,必定带来产业板块重组、利益格局重新调整,这也是员工最初担忧的理由。但事实胜于雄辩,两年的改革调整过后,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保障,大家收入不降反升。尽管从内部看,改革举措接二连三,专业施工中心接踵成立、学前教育、医疗和市政设施相继移交地方,供水、供电、供暖产业或移交或合作,改革的动作和力度前所未有;但在这场稳健的改革中,职工的思想观念得到市场化进程的洗礼,油田人心稳定,在外部人看来,改革引发的动静很小。

  国家改革开放走过40 年,社会和企业都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从大环境来看,中央把国企提到“两个基础”的空前高度,要推进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提出打造国际一流能源化工企业的愿景,胜利油田要达到专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国际化布局、一体化统筹的要求,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革除不适应时代、不适应国际一流的机制体制,轻装上阵,才能筑牢高质量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使命决定战略,格局决定出路。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国企尤其是央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不断加快的形势下,国有企业也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

  油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生产力,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激发企业的创新、创造活力,让走过55年征程的胜利油田“满血”——重新充满生机和活力。千道理万道理,发展才是硬道理。油田改革的对象是落后的管理体系,是跟不上市场化进程的机制,是不能满足生产力要求的生产关系。

  市场化建设初期,国企就提出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但因为承担办社会的责任,迟迟未能彻底实现。这场改革,解决了多年困扰油田的难题,打通了与市场经济衔接的“最后一公里”,让油田得以从容轻装上阵。

  油田改革的对象,从来不是职工,也不是让职工失去工作岗位,或者压减职工收入。这场改革通筋疏络是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而发展首先是人的发展,所有的发展内涵都必须通过员工来落实完善。企业最重要的三件东西:资本、经营者和员工,改革的内涵就是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所谓好的管理、好的机制,不外乎理顺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在油田,职工不仅仅是劳动者,也是企业的主人,正在推进的改革验证着这层道理。

  正因为改革涉及绝大多数员工的切身利益,油田改革的指南针始终是稳健、稳妥,确保绝大多数职工的根本利益,确保职工在改革得到实惠、享受福利、收获改革发展的成果。就某种程度而言,保障职工的根本利益和职工的基本收入是这次改革的出发点之一,而职工满意与否是衡量改革成功的重要标准。如果,绝大多数职工在改革中享受到价值创造的乐趣,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那么改革就是成功的;反之,改革就可能被贴上不成功的标签。

  油田改革也不是甩包袱,主辅分离、专业化运作、市场化运行已开始踏上正轨,办社会部分平稳移交,油田后勤回归社会,给区域经济增添了新鲜血液,也获得了更适合的发展平台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多的员工享受专业化、市场化的服务,享受油田改革发展的成果,这是一个企业、社会和职工三方共赢的结果。

  这次改革后,油田完成瘦身健体,得以放下包袱,聚精会神做实主业、大力创新、强化管理,持之以恒以价值创造为引领,致力于质量变革、效益变革、动力变革,以创新为本、以管理为本、以绩效为本,真正夯实世界一流企业目标的基础。

  但同样,改革也绝不可能保护落后的生产关系,保护不思进取的懒惰者、保护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者。事实上,油田设定的改革目标也不是简单地踮踮脚尖就能够摘到果实,需要我们彻底转变思想、精心研判现实,蹦着高去寻找价值创造点,尽心尽力去创新、创造,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更好地提升效率,拓展新的效益增长点。对此,大家必须有一个清醒而又冷静的认识。

  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培育具有全球一流能源企业也不是敲锣打鼓、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缺少市场磨练、磨砺很难成就世界一流。我们既要有埋头苦干、长期奋斗的心理准备,更要彻底转变观念、更新理念,主动迎接改革的挑战、主动投身油田发展的洪流。

  在这个改革的时代,变是主基调,以变应变,必须仗改革创新之剑,改革进取、创新图强,改革创新求胜。

  解放思想,才能攻坚克难;破旧立新,才能日新月异;责任担当,才能迎来油田高质量全面可持续发展。

信息来源: 
2019-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