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砖井台助力劳动生产率提升

  3月8日上午9时,在胜利采油厂STS36X236井场上,张兆福正舞动着一把大扫帚,清理井台砖面浮土。因为有了红砖砌边,过去工作量最大的环节——用铁锨铲土反复拍实井台,被节省掉了。以前一上午才能完成的工作量,现在只用20分钟便轻松搞定。

  张兆福是胜利采油厂管理六区注采602站2号井组长。他所在的注采602站有3个班、6男7女13名职工,管理着120多口油水井。而在新型采油管理区建设前,这个站有近100人负责油水井管理工作。

  时间倒退到10天前,一个春寒料峭的早晨。张兆福用手套背面拭去额头渗出的汗水,不紧不慢地举起手中的橡皮锤,“砰——”发硬的橡皮锤击在红砖面上,在他身后一个红砖砌边、棱角分明的井台马上就要完工。此时,距管理六区完成第一口用红砖砌边的井台,已过去了200天。

  “新型管理区建成后,要求精益化管理,每名职工都要拿出最高的管理水平,不然就跟不上节奏。”注采602站站长冯学敏说。在新型管理区建设中,以信息化为核心的远程智能控制系统替代了量油、抄报表等复杂的人工作业,降低了一线职工的劳动强度,也让一线管井人员有了富余。但同时,“三标”建设成为新型管理区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保持井台规范清洁,注采602站每天都要清扫、清理一次井场,每半个月铲土拍实一次井台。

  作为油田第一个“走出去”的管理区,管理六区不断拓展外闯市场版图,参与走出去创效的职工已超过40%,加之短期离岗职工,一线人均管理油水井也从不足2口井陡增至近10口。冯学敏脸上露出苦笑:“人少了,活不好干。现在就得需要想办法通过提高劳动效率和工作质量来实现班站效益最大化。”

  是挑战,也是机遇。在管理六区党支部书记、副经理李伟看来,新型采油管理区是一次换羽重生的改革,也是一个提升劳动生产率、提升发展质量、推进管理区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管理六区把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眼光瞄向费时费力的井台清理工作。李伟带头跑现场、定方案,考校五六种办法,拿出混凝土构筑和铺设废旧瓷砖两套试验方案。先选取STS36X268井变压器台做混凝土构筑实验,砌得方方正正的水泥台子,一眼望去美观大方,也符合现场管理要求。但一测算经济成本,大家犯了愁:成本太高!

  再选取一口油井,在井台四周铺设回收的家装报废瓷砖。这一来,井台整洁明亮,焕然一新,但一场大雨过后,瓷砖便出现裂缝、凸起。瓷砖铺的井台在复杂的野外露天环境中,脆弱不堪。

  再次研讨论证,这回他们选择结实耐用的红砖为材料,用尺子把井场四周尺寸量好,平整好井台,扯线、找平,就像垒墙一样,横平竖直。红砖沿着白线,整齐排列好,拿着橡皮锤砸实;用浮土填实砖缝,一个干净美观的井场终于完工了。怎样排列最省砖,怎样排列最稳固?集思广益,大家又一起琢磨了两天半。

  拎起一块市场价格0.3元的红砖,冯学敏满脸自豪:“效果很不错,一劳永逸,‘温比亚’都经历了,也没给冲垮。短期看一块井台约需600元投资,但很划算,劳动效率提高了,油井管理也有精力做得更精细。”

  去年8月,“温比亚”台风过境,一场特大暴雨将地势低洼的管理六区的井场变成一片汪洋,水深齐腰,好多井场要划着橡皮船才能进去。积水退去,那些用土拍实的井台被冲得一塌糊涂,STS36X236井台却基本没变样,简单清理后,依然棱角分明。

  红砖保护层成一个长方形斜面,紧紧地把井台围拢在一起,职工再不用担心大风、下雨、积雪摧垮井台;节省出的时间,让人均管理10口油水井变得游刃有余。工作量轻了,劳动效率提升了,加上外闯创效收益,管理六区人均绩效在采油厂名列前茅。冯学敏说 :“上个月,我们区奖金在采油厂7个管理区中排名第一。职工也明白,产量完成、管理水平提升、效益提升,收入才能提升,大伙干劲也就更足了。”

  据了解,管理区计划在800多个油水井井台、变压器台子中推广应用,目前已完成260个。

信息来源: 
2019-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