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质量的天平永不失衡

  在今年的三八国际妇女节,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材料检测中心化学二室收获了一份沉甸甸的大礼: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

  “在任务和责任面前没有借口”

  喜讯传来,张云芝一下子就想到了6年前,2013年端午节放假前一天,夜里11点多电话铃声骤然响起:“油田通知明天早上六点开会,有紧急任务。”放下电话,她睡意全消。

  原来当时油田发现部分原油有机氯含量超标,需要几个检测部门排查原因,任务相当紧急。作为化学二室组长,张云芝丝毫不敢耽搁,早饭也来不及吃,一边打电话召集人一边骑车向单位赶去。20分钟之内,小组成员全部到齐。

  “两台设备不停,5人两两倒换轮班。小任你负责加吸收液和充氧,小夏负责进样,小赵记录数据,我来燃烧样品和定容。任务相当紧,强调一点,绝对不能出错。”张云芝话音一落,大伙立即忙活起来。第一天,大家一起奋战到深夜三点;第二天,每个人又都一大早赶到……端午节3天休假时间,他们成功拿出了第一批次的样品排查报告。

  “不是我们干得有多么好,而是在任务和责任面前没有借口。”张云芝把荣誉归结于“天降大任”。

  说起来,化学二室肩负的“大任”还真不少。承担油田压裂、酸化等30多项化学剂的质量监督检验工作,承担局重点压裂井施工用料的质量监督、新钻开发井钻井液现场性能评价、油田化学剂中有机氯含量的监督检验,以及油田化学剂“四化选型”筛选检验、油田化学剂打假及质量事故分析调查等等,可以说身兼数任。5名成员中有女职工4人,年完成检验任务500余样次,年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

  众人拾柴火焰高

  这是一支高效精干的队伍。

  他们中大部分是女性,但是舟车劳顿上现场,爬上高高的大罐、料车取样,在野外突击、蹲守,他们毫不逊色。在参与油田新钻开发井钻井液现场性能评价工作时,从遥远的临盘采油厂到河口飞雁滩、桩西码头人工岛、莱州湾,无一不留下他们忙碌的身影。

  这是一支团结奋进的队伍。

  工作性质的原因,加班是常态,突发性的工作也如家常便饭。忙碌的间隙,他们常常互相询问:完成了多少、还剩多少?需不需要帮忙?有时讲个笑话,安慰一下彼此,活跃一下气氛。如果哪个人有事,另几个都会主动提出替班。

  在紧急排查有机氯的任务中,组长张云芝眼睛过度劳累,一度达到失明状态。说好了第二天她去医院看眼睛晚点来,可是一大早三姐妹来到实验室,就看见张云芝早已经忙活起来了。

  “张姐,你不是去医院看眼睛吗?怎么这么早就来了?”“小夏,你儿子今天过生日,不是也过来了吗?还有小赵、小任,不是让你们上午多休息一会儿吗?”大家伙相互会心一笑,又各自忙活起来。

  众人拾柴火焰高。至今他们一共完成500余口压裂井材料的监督任务和2011井次钻井液的性能评价工作。保证油田压裂井开发效果,保证新开发井安全高效生产,他们功不可没。

  控制有机氯含量功不可没

  有机类化学剂大都有刺鼻气味,电解液也有很浓郁的气味。尤其夏天温度高时更易挥发,既是在通风台下工作,一般的棉布和碳吸附口罩防护性能不能满足要求,必须佩带沉重的防毒面罩。长时间佩戴后,扣在鼻子上的支架会压出深深的红印记;化学防护手套戴时间长了,手潮湿肿胀,甚至脱都脱不下来。为避免某一环节出现纰漏,影响整个流程,他们只好趁着两人交替的空当去楼道里摘下面罩透透气、脱下手套甩甩手、揉揉肩,然后继续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

  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他们几乎没有节假日、没有休息天。油田、上级部门及兄弟单位的工作重心在哪儿,化学二室的工作重心就在哪儿。只要需要检测,他们随时就出现在现场。

  几年来,他们累计完成有机氯含量测试近3500批次,上报有机氯含量不合格11批次,为有效控制油田化学剂中有机氯含量、避免质量事故发生作出了巨大贡献。

信息来源: 
2019-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