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片流金淌银的土地。55年来,这片土地生产原油12亿吨,相当于目前国内原油6年产量的总和。
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创业时期,共产党员身系红布绳,在井喷危急时刻身先士卒、舍生忘死的震撼场面,依旧深深根植于一代代胜利人的心中。
这片土地叫胜利。
油田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把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5000多个党支部、11万余名党员就像一面面旗帜,始终引领着胜利人不断向前进。
这是一片流金淌银的土地。55年来,这片土地生产原油12亿吨,相当于目前国内原油6年产量的总和。
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创业时期,共产党员身系红布绳,在井喷危急时刻身先士卒、舍生忘死的震撼场面,依旧深深根植于一代代胜利人的心中。
这片土地叫胜利。
从建成全国第二大油田,实现连续9年稳产在3000万吨以上,创造连续20年稳产2700万吨的奇迹,到低油价时期效益稳产在2300万吨,实施盈亏平衡点降至50美元/桶战略目标……油田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把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5000多个党支部、11万余名党员就像一面面旗帜,始终引领着胜利人不断向前进。
溯本求源,为发展领航
——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
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件事情,就是每周在简陋的会议室里雷打不动的政治学习。
得益于55年不间断的学习,管理局有限公司党委驾驭大局、科学运筹,处理各种复杂局面的决策力不断增强,坚持“从经济看政治”,圆满完成了历年来上级交给的各项生产经营任务。
紧密围绕效益稳产,油田党委强化顶层设计,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用党建“软实力”推动企业“硬发展”。2018年,全年生产原油2341万吨,超计划1万吨,彻底扭转了低油价以来成本上升、经济可采储量下降的局面,实现了整体考核盈利。
固本强基,坚定主心骨
——把党组织建在每一个工作阵地上
“胜利油田的基层党建工作做得扎实,坚持用党建引领企业发展、抓经济的实际行动展现了讲政治的高度自觉,是通过党建的高质量来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2018年11月20日,全国央企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在胜利油田召开,国资委党委书记郝鹏给予胜利油田高度评价。
党建工作重心在基层,力量支撑在基层,活力源泉在基层。
创业初期,石油工人由部队转业官兵组成。按照部队的设置方式,油田党支部一直建到“连”队上。生产一线“队队建立党支部、班组成立党小组”,不论是油田开发初期还是现在深化改革时期,这一光荣传统未曾改变。
根深才能叶茂,魂固才能体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政治优势。
1月15日召开的党委扩大会上,油田党委进一步明晰了油田今后的发展路径,发布油田“两个三年、两个十年”战略部署,“2020年实现效益稳产2300万吨、盈亏平衡点降至50美元/桶,决胜全面可持续发展。2023年盈亏平衡点降至50美元/桶以下,推动全面高质量发展……”
这是油田党委引领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从会战时党的领导小组会议,到后来每年年初召开的管理局党委全委(扩大)会议,油田的发展规划、重要事项都要被提交讨论、充分酝酿,集中智慧,实行集体决策,充分体现了党对企业领导的政治高度。
“胜利油田的发展,离不开党委在关键时刻和重大问题上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兼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油田分公司代表孔凡群反复强调。55年来,油田历届党委始终当好国企发展的“定海神针”,为提质增效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方向指引。
油田勘探开发建设初期,给老一辈石油人
凝心聚魂,锻造先锋队
——让党员成为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
孔凡群表示,党建工作抓强了就是战斗力,是做好基层工作必须牢牢抓住的“筋”和“骨”。近年来,随着油公司体制机制建设的完善、胜利人逐步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油田不断深化发展“支部建在连上”,确保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
支部建在班站上——探索以专业化班站单独建为主导、班组横向联合建为补充等6种党支部设置模式,推动基层党建与生产经营目标同向、工作相融、责任共担。
支部建在外闯市场上——依托外闯项目建立150个临时党支部,把1.4万名外部市场人员全部纳入组织管理。
支部建在居民小区楼栋上——2008年以来,油田建立97个党员服务社,覆盖近200个居民小区,让4.2万名非在职党员不出小区就能过上组织生活。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为建强党支部,油田党委先后制定基层党支部分类定级管理办法等制度,为党建薄弱的党支部配备“第一书记”,实施局处两级领导干部抓基层党建“三点”示范工程,带动党建工作全面加强。
近年来,油田55个党组织获省部级以上党内表彰,胜利采油厂注采201站党支部被授予第一批中央企业基层示范党支部,孤岛采油厂党委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1965年3月,华北石油会战开始后的第三个月。坨11井和坨9井分别获得1134吨和1036吨的高产油流,国内首次发现千吨级油井,石油会战取得史诗级胜利。成绩的背后是每一名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广大员工群众,住干打垒、喝盐碱水,人拉肩扛、战天斗地的一幕幕奋斗景象。
1973年9月21日,32192钻井队在罗5井施工中突遇强烈井喷。井口喷出的是滚烫的泥浆、窒息的毒气,共产党员、司钻吴玉田面对强烈剧毒的硫化氢袭击,坚持活动钻具,最后站着死在井口上。他紧紧抓着刹把子的形象成为一尊永恒的雕塑。
在制服井喷中,有资格冲在最前面的必须是共产党员。
2018年8月,超强台风“摩羯”“温比亚”接连席卷胜利油区,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强降雨淹没上千个井场,1万多口油井停机。各级党组织迅速组织自救,党员突击队、青年服务队冲在抢险一线,全力将损失降到最低。
无论处于创业时期还是新时代,党员都是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油田各级党组织开展党员公开承诺、党员突击队等活动,让党员平时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急关头豁得出。近年来,涌现出“铁人式的好工人”王为民、“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心怿、“大国工匠”代旭升、“全国劳动模范”薛梅等等上千名先进典型。
每一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正是这样一批踏踏实实践行“我为祖国献石油”铮铮誓言的党员干部和一支“忠诚坚守、无私奉献”的铁人队伍,锻造了“攻坚啃硬、拼搏进取”的胜利精神,胜利油田由小到大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石油生产基地,成为中国石化重要骨干特大型企业。
近年来,油田党委把党性教育与企业文化活动有机结合,以“三会一课”、“3+X”主题党日活动等多种载体,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三转三创”等主题活动,引领广大干部职工听党话、跟党走,铸牢国企的“根”和“魂”。
随着基层党建活动的持续开展,油田党的建设已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生产力,为全面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