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胜利海上完钻探井16口,全年新增控制储量1015.3万吨,占胜利油田总量的七分之一多。至此,胜利海上油田实现连续4年上报新增控制储量过千万吨。
“能够实现这样的局面,实在是不容易。”海洋采油厂地质勘探专家、科研所副所长李照延介绍说。胜利海上的主力油田埕岛油田经过30多年的勘探开发,已经达到中高勘探程度,规模储量越来越少,剩余相对规模储量集中在3000米以下的中深层系,成藏认识和油藏描述愈发困难。
不仅如此,近年来国家不断提升对海上的环评要求,胜利海上新北油田和埕岛油田周边部分区域受到限制,使得勘探平面空间受限,不能展开手脚,只能深化成藏研究,在纵向上挖掘勘探潜力。
“最关键的是,在高效勘探效益开发的大背景下,找到的储量既要效益动用,还要见到高利润,光平台投资就占到总投资的30%。”李照延说。因此,勘探部署既要根据地下状况,还要考虑周边海洋工程配套设施,尽最大限度减少投资、提升开发效益。
按照四个“重新认识”和“层系部署、规模发现”思路,除寻找规模储量区块外,海洋采油厂利用已有的配套设施勘探开发一体化部署实施探井,实现了零散区块的储量发现与动用,提高了勘探开发总体效益。
2015年,海洋采油厂面对低油价,对埕岛油田多层系勘探潜力进行细化梳理,突破了弱地震反射储层描述,在埕岛油田西北部获得千万吨级储量阵地,实现了主体与边部储量连片,当年上报控制储量1916.93万吨。
2016年,海洋采油厂又瞄准主体储量周边新近系、古近系、古潜山进行精细构造、储层、成藏研究,储量不断扩大。当年,海洋采油厂上报控制储量1191.4万吨。
一路披荆斩棘,一路高歌猛进。进入2017年,海洋采油厂开展低位潜山成藏模式研究和储层预测攻关,深化埕岛潜山、桩海断裂带、埕北30北断阶带研究。在低位潜山部署实施的埕北313井获得高产工业油流,拓展了勘探领域。埕岛潜山、桩海断裂带新近系、埕北30北断阶带古近系储量规模进一步扩大,当年上报控制储量1504万吨。
2018年,海洋采油厂聚焦桩海地区、埕岛潜山和东营组东斜坡,进一步扩大海上油田储量规模。他们化整为零,对潜山斜坡带进行肢解,发现了一系列潜山断块群。十一月份完钻的埕北古斜14井下古生界中途测试获日产油51.2吨,不仅验证了对低位潜山成藏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扩大了潜山储量规模。同时,通过叠前、叠后反演研究,埕岛东坡东营组洼陷带储量范围进一步扩大,初步实现了东斜坡东营组斜坡带与洼陷带含油连片,努力让构造图上过去的一片空白逐步成为一片红。
高效勘探之后是效益开发。在落实了储量之后,海洋采油厂马不停蹄地组织新区藏评价、产能方案编制工作,尽快把储量变成效益产量,推动该采油厂原油产量节节攀升——2015年开始,309.2万吨、312.4万吨、321.2万吨,直到2018年的328.2万吨,成为整个胜利油田最耀眼的上产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