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探:在不断创新中前行

  油田科研人员在55年的勘探历程中,坚守为国找油的梦想,从陆地到海洋、从东部到西部,一代接着一代干,不断创新勘探理论技术,共发现81个油气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超55亿吨,连续30年年探明石油地质储量逾亿吨,在不断创新中前行。

 

 

  新年伊始,遥远的太空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1月3日中国嫦娥四号代表人类首次软着陆月球背面, 在38万公里之外的地方留下印记。

  38万公里之外,科研人员尚可通过技术手段看到月球真实的面目,可在你我所站立的脚下土地,却无法呈现出本身面貌,充满着未知。

  正是未知,方需探索。胜利油田科研人员在55年的勘探历程中,坚守为国找油的梦想,从陆地到海洋、从东部到西部,一代接着一代干,不断创新勘探理论技术,共发现81个油气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超55亿吨,连续30年年探明石油地质储量逾亿吨,实现了高效勘探,夯实了胜利油田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为国家能源战略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希望总比绝望多一次

  新增控制石油地质储量7119万吨,在油价70美元/桶条件下可全部开发动用。

  对照年初7000万吨的任务,2018年,胜利油田勘探系统交出了一份满分答卷,是低油价以来新增控制储量最多的一年。

  从资源量上看,低油价所带来的影响正在恢复,油田跨过了又一个难关,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依旧光明。

  油田55年勘探开发的进程中,时不时会出现这样一种声音:油田还能开发多少年?

  从历史的时空来看这个问题,会有一个新的认识和答案。

  1964年1月25日,新中国打破华北无油论断,开始了胜利石油会战。在“背斜理论”指导下,全面展开勘探,相继发现了东辛、胜坨、孤岛等40个新油田。

  随着勘探的不断深入,油田陷入“越找越小,越找越贫,路子越走越窄”的困境,出现了储量增长慢、新建产能少、原油下降的被动局面。

  事实上,这是客观规律所造成的,好的资源肯定是较早就被找出来。胜利油田的未来在哪里?

  当勘探遇到瓶颈时,就急需探索新的勘探理论。实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理论要想有效地指导变化了的实践,必须不断创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油田提出复式油气地质理论,从而大大地扩展了勘探视野,打开了找油找气的新领域,铸就了中国东部油区历史上产量的最高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针对常规技术手段难以发现的新的油气勘探领域——隐蔽油气藏,逐步形成了陆相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勘探的理论和技术体系,迎来又一个石油勘探的春天。

  55年的找油征程中,地下被反复研究了多少次,没人能说得清。研究人员产生过多少次无路可走的想法,同样没人能说得清。

  但在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地质认识中,希望总比绝望多一次。

  2014年国际油价大幅下降,面对新的形势,胜利油田提出高效勘探新要求,油气勘探进入复杂隐蔽油藏勘探的新阶段。在复杂隐蔽油藏勘探认识的指导下,济阳坳陷资源量增加了28.9亿吨,为高效勘探奠定了资源基础。

  不畏挑战扩大勘探版图

  不曾言弃的创新实践故事同样发生在西部。

  “胜利油田要在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地区打井了?”“那儿不是采油禁区吗?过去那里可是留下了8口干井啊。”

  2009年,当听闻胜利油田要在中国石化刚刚划拨的38个勘探区块、13.5万平方公里的勘探面积上部署探井,老一辈的石油人为胜利人捏了一把汗。

  从东部到西部,变的是勘探区域,不变的是地质人为国找油的责任和追求。

  西部新区13.5万平方公里的勘探面积,是不被人看好的闲置区块,前人经过多轮评价都收获甚微,部署的探井只有70余口,勘探程度低。

  如果还是按照前人的勘探思路肯定是走不远的。

  油气勘探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序渐进过程,对于前人已有的理论和认识不仅要学会选择性地继承,更要敢于打破成规,创新发展。

  在充分消化吸收西部勘探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人员提出东部“借智”的想法。借助东部“网毯”式成藏模式,研究人员发现,准噶尔盆地西缘连续分布的厚层砂体具有“毯状”特征,与油源断层组合,能够形成油气远距离运移通道,盆地边缘区块存在有利的成藏条件。因此,他们将东部勘探的经验运用到西部,东为西用,创造性地建立了“断毯组合远源输导”油气成藏模式。

  理论和认识上的突破带来的是勘探禁区的解放,沉寂了多年的春风油田被勘探人员唤醒。随后,西部探区不断传来好消息——春晖油田、阿拉德油田相继浮出水面。短短五年间,西部新区发现超过1.6亿吨的三级储量,产量突破百万吨。

  目前,西部探区已连续三年效益稳产百万吨以上,年产量110万吨。

  未来发展动力依旧强劲。2019年,油田在西部继续部署探井,重点突破准中洼陷带及准噶尔石炭系,力争在永进等多个区块发现落实千万吨级储量接替阵地。

  找油人的信念

  油田的发展,需要不断发现新的资源。

  时间过半,但储量任务只完成了1/3。这是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王学军对2018年记忆最深的一件事。

  “完不成怎么办?”

  “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王学军说,石油行业要发展,国家能源安全需要保障,困难挑战时时有,要想尽一切办法完成储量任务。

  找油的途中,从来就不会一路平坦。勘探人员的信念是地下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只是自己还未发现。

  今天的禁区就是明天的阵地。

  2018年,科技人员创造性提出“资源潜力、复杂构造、沉积储层、目标层系”四个重新认识。

  山,有起伏,有变化。王学军介绍,以前都是在高点找油,然后慢慢往外扩散,一旦打到水就不会再往外打了。

  经过重新认识后,发现山内部有断层。

  看似非常简单的认识变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原来认为整体的山被分成了独立的单元,大大拓展了勘探空间。在这种认识下,埕北古斜14井获得了大发现,上报800多万吨的整装控制储量。

  勘探人员精细勘探老区效益增储,创新探索新区加快突破。他们将原来的区带勘探、搞几个重点的大区块,转变到通过经济技术评价,细分为305个层勘探单元,优选出66个层单元,精细研究。

  思想的转变、精细的工作指导,实践获得突破,富台油田潜山沉寂多年后在下古生界获得百吨油流……

  “摸清规律,深化认识,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王学军说,这是地质人的追求和责任。

  油田在2019年党委扩大会上绘就“两个三年、两个十年”的发展蓝图,明确提出到2020年控制+探明储量3.0亿吨,2023年控制+探明储量4.0亿吨的目标。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理论技术的不断创新下,油田将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信息来源:胜利日报
2019-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