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起来、走出去、退下来”均超过一万人,实现由“管控”向“激活”、由“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的两个转变
“孤东人在北京” “鲁百胜利人”“发电人在宁夏”……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油田通过聚焦价值创造,与员工共享改革成果,干部员工观念进一步转变、优化配置效益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源红利进一步释放。
数据显示,2018年油田“动起来”盘活用工13813人,“走出去”外闯市场13562人,创收10亿元,“退下来”10334人,实现了人力资源由“管控”向“激活”、由“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的转变。
“老油田用工基数大的‘包袱’正在转化为人力资源创新创效的财富。”在人力资源处副主任经济师姚永泽看来,经过近两年努力,油田价值创造氛围全面形成,绩效考核政策激励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员工岗位创效活力充分迸发,人力资源管理效能明显提升。
人是一切资源中最活跃的因素。自2017年4月全面启动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工作以来,油田充分利用薪酬分配杠杆,延伸价值创造链条,鼓励员工跨界、跨单位流动,激活人力资源队伍的“一池春水”。
与2017年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不同的是,2018年油田外闯市场在注重“规模数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
为提升人力资源价值创造能力,2018年油田调整完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考核激励政策,提升对人均创收额、员工输出规模、项目回款率等方面的管理要求,完善优选机制,促进外闯项目向优质高效发展。
在新的考核激励实施细则下,油田各单位注重管理型、技术型输出,加大中高端市场推进力度。紧跟新型采油管理区和“四化”建设,推进基层业务流再造,员工“动起来”“走出去”的脚步愈发坚实。
东辛采油厂60 名员工业务承揽东胜公司潍北、无棣两个采油管理区注采站采油生产管理业务;胜利发电厂24名员工与中石化长城能化 (宁夏)有限公司签订热电管理全面提升技术服务合同;鲁胜公司输出100 余人,承揽运输分公司、共享服务东营分公司等单位业务……
围绕人力资源在全油田范围内的“共享”, 2018年油田完善人力资源一体化统筹配置平台,发布用工需求岗位5700余个,提供用工供给5200余人,让干部员工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为油田创造更多财富。
转岗能上岗,上岗能胜任。2018年油田深入推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转岗储备性和安全资质转岗培训工作。全年共组织转岗培训9600余人,提升了转岗人员岗位胜任能力。
此外,为促进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油田于2018年11月28日举办了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政策培训班,解读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薪酬分配管理政策,规范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行为,明确下一步工作要求。
“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姚永泽表示,下一步油田将利用“大数据”分析,严格对标劳动力市场价位,坚持规模效益化输出,实施差异化考核激励政策,最大限度地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价值创造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