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效益”:看得见摸得着

  2018年,鲁胜公司出台《HSE风险管控责任考核细则》和《QHSE监督中心经营性改革实施方案》,监督检查问题的数量与员工绩效工资直接挂钩,激发了监督人员主动发现问题、识别隐患的意识。该项制度彻底扭转了重效益轻安全倾向,敬畏制度普遍成为大家的工作习惯,过去视而不见的问题和“低老坏”现象逐渐销声匿迹。

 

   2.5万余元的月度税后绩效工资,让景波成为公司2018年8月绩效工资排行榜上的“月度冠军”。

  鲁胜公司出台《HSE风险管控责任考核细则》和《QHSE监督中心经营性改革实施方案》,监督检查问题的数量与员工绩效工资直接挂钩,激发了监督人员主动发现问题、识别隐患的意识。

  如今,在鲁胜公司,安全的效益不再是看不见摸不着,而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检查人员主动到基层查找问题

  最近半年,细心的高云娥发现QHSE监督中心人均绩效工资像坐了火箭,翻了五六番,连续四个月蝉联冠军,最高者甚至是公司副总工程师的9倍有余。

  这种现象在鲁胜公司经营管理中心科员高云娥17年从业生涯中未曾有过。这些成果,在高云娥的报表中最终被具体化为一组数字——8月,QHSE监督中心质监站检查发现问题776个,是往年全年问题的3倍。

  高云娥印象中,肩负油气勘探开发重任的科研所一直是公司人均绩效工资最高的单位,而QHSE监督中心处于中下游水平。根据经营管理中心出具的一张2018年人均绩效工资报表,上半年,QHSE监督中心位列第十一名。

  从排行榜的腰部蹿升至头部,被改变的不只是员工的绩效工资,还有监督检查人员发现问题的主观能动性。

  过去,QHSE监督中心绩效工资吃的是“大锅饭”,彼此间相差无几,检查人员发现问题的积极性普遍不高,汇总到QHSE管理科科长王维宁案头的都是一些不痛不痒的一般类违章。

  由服务型变为经营型,QHSE监督经营性改革彻底摒弃平均主义分配绩效工资的传统,发现问题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了员工的绩效工资,极大刺激了监督检查人员的积极性。根据《QHSE监督中心经营性改革实施方案》,身为质检站副站长的景波考核兑现2.5万余元。

  如今,景波现在不用再苦口婆心劝说检查人员下去检查,只要处理完手头的事务性工作,检查人员就主动跑到基层查找问题。

  扭转重效益轻安全倾向

  按照最初的考核办法,景波8月的绩效工资远远不止2.5万多元。

  2018年3月,鲁胜公司试运行《HSE风险管控责任考核细则》,问题大爆发,让政策制定者也始料未及。

  王维宁说,根据最初敲定的考核政策,扣罚一分相当于处罚违章者500元,问题多发的管理区全年的绩效工资都要被罚空。

  5月,鲁胜公司降低处罚标准,一个分值按照100元折算。由于问题多,处罚金额依然巨大,一个服务商因处罚过高主动退出鲁胜公司市场。

  只处罚,没有引导,管理区和承包商对鲁胜公司的新政存有偏见,市场上一度出现“鲁胜公司以罚代管、罚而不管”的声音。

  为了消除偏见,鲁胜公司召集承包商座谈交流,下发“明白纸”,宣传贯彻政策,告知管理制度,让承包商明白什么问题是违章的、什么问题是坚决杜绝的。

  每周一晨会,鲁胜公司都会推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发现的典型案例,让相关部门和管理区引以为戒,倒逼业务部门和管理区定措施、拿方案、补短板、强弱项,杜绝类似现象再次发生。

  “原来觉得是吹毛求疵,现在发现是纠正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水平。” 吃了罚单之后,管理区经理们和承包商们都战战兢兢,从“学、防、整”三方面入手,该做的防范一个不少,要求吃透的制度一个不落。

  处罚只是手段,提高管理水平才是目的。王维宁说,考核不仅给违章者带来了压力,而且更重要的是,为他们的管理扫清了很多盲点,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彻底扭转了重效益轻安全的倾向。

  如今,不论是管理区,还是承包商,都瞪起眼睛关注质量和安全管理,敬畏制度普遍成为大家的工作习惯,过去视而不见的问题和“低老坏”现象逐渐销声匿迹。

  2018年7月,鲁胜公司再次调整考核政策,以激励管理区和承包商自查自改的积极性,构建了自查自改和即查即改机制:管理区和承包商自查发现的问题,并且纳入整改计划、制订整改方案的,不纳入考核;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管理区和承包商即查即改的,也不纳入考核。

  除此之外,鲁胜公司还建立问题申诉机制,管理区和承包商对QHSE监督中心检查出的问题存有异议的,可以提出申诉。如若对QHSE管理科处置结果不满意的,被检查单位还可以提交公司安全总监,申请仲裁。

  本领恐慌

  景波们如今更多的是在查漏补缺,查找一些管理区或承包商意识不到的问题和能力不足发现不了的问题。

  爆发期持续了两三个月后,各类问题逐渐趋于平稳状态。

  QHSE监督检查一向奉行是“查出一个问题,杜绝一个隐患,避免一场事故”。鲁胜公司安全总监霍明说,大家天天都在讲“安全是最大的效益”,可这个效益到底在哪?只有出了事故,大家才意识到“安全是最大的效益”,很多时候安全的效益是无形的。风险管控考核办法让安全的效益从无形变为有形。

  “如果监督检查人员都是‘老好人’,真实存在的问题都被捂着盖着,一旦问题爆发,有可能一失万无。” 作为政策设计者,鲁胜公司经理聂晓炜以经营思维管理QHSE监督检查的初衷是,扭转监督检查人员思想和行为上的惰性,鼓励大家勇于发现问题,补齐短板。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萌生了一种本领恐慌心理,主动学习安全知识、条例和法规,提高隐患识别和问题发现能力。

  “安全有安全法,环保有环境保护法,就连设备也有特种设备安全法,而且制度更新快,最早注汽锅炉烧原油,后来改烧煤,如今只能烧天然气或电加热,环保政策一步步在收紧。”投身安全监督二十五载,鲁胜公司QHSE监督中心安检站站长赵文胜感到越来越赶不上时代的步伐。

  方圆修井作业公司是鲁胜公司油水井维护作业的服务商。去年9月,方圆修井作业公司主动邀请安检站和质监站查找薄弱环节,提高管理水平。

  QHSE监督中心主任王刚说,随着质量和安全意识的提高,企业逐渐愿意为监督监理和人才培训买单,他们愿意花钱去听一听自己的不足在哪里,有什么改进建议。

  对于王刚来说,这昭示着新的希望。他的设想是,等待管理区和承包商的管理水平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后,QHSE监督中心将逐渐向监督、监理、培训市场拓展延伸,创造新的效益增长点。

信息来源:胜利日报
2019-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