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村民铺就致富路——省派“第一书记”帮扶无棣县三村庄脱贫记

  过去的两年间,陈风周和本村其他16名贫困人员全部实现脱贫。

  陈风周是滨州市无棣县西小王镇小屯河北村人。与他一同脱贫的还有王家庄村、西陈村等村的贫困人员。他们有的是在村集体合作社打工有了稳定收入,有的则是靠日益壮大的村集体分红实现脱贫。

  脱贫背后,3个村庄省派“第一书记”的身影清晰可见。

  2017年初,油田落实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工作部署,向西小王镇3个村派驻“第一书记”,“一对一”帮扶。李涛、张福民、蔡欣、巴涛驻扎在村庄,从问题出发,建强基层党组织,美化乡村,引进符合各村实际的产业,为各村铺就了一条产业发展之路,贫困村民从此收入有保障,心暖如春。

  扶贫先抓党建

  毕竟没有农村工作经历。如何完成组织交给的带领大家脱贫的任务?

  刚到村里时,“第一书记”们满是担心。

  第一步总是很难。

  省派“第一书记”的核心工作就是“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这为“第一书记”工作开展打开了一扇门。

  李涛是油气井下作业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有着丰富的党建工作经验。作为“第一书记”,他表示,从抓党建入手,帮助贫困村强班子带队伍,在带领村干部办实事、破难题、育产业的过程中,帮助提高干事创业的能力;带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努力提升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能力。

  50多年来,胜利油田传承“支部建在连上”思想不动摇,唱响“我为祖国献石油”主旋律,在不断创新实践中积聚起强大政治优势。

  作为油田培养出来的优秀干部,“第一书记”自觉强化政治担当,跟村委班子成员一道,在严格党员教育管理的同时,把民主议政日与“三会一课”相结合,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每月5日,是滨南厂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福民所在的王家庄村的民主议政日。

  扶贫资金咋使用?发展村集体经济,有啥好的想法?村“两委”、党员和村民代表讨论的每一个问题都和村民利益息息相关。

  “有时,会议会对‘第一书记’与村‘两委’讨论形成的不同发展方案进行解释说明,听取代表意见,找到一条符合本村发展的道路。”张福民说。

  民主议政日充分激发起大家建言献策的热情,在外打工的村民都专门赶回来参加会议。从济南请假回王家庄村参会的党员崔宝雨说:“这会开得实在,有这么务实的村党支部带领,信心和干劲更足了!”

  两年间,3个村的党支部荣获滨州市“干事创业好支部”称号。

  授人以渔

  52岁的陈风周是2017年脱贫的。

  自20多年前孩子生病后,他就进入了贫困户的行列。由于孩子需要照顾,他不能外出打工,仅靠家中3亩多地和打零工维持生活。升棚、落棚、剪枝……每天,陈风周都会来到位于村北侧的蔬菜大棚,负责大棚的日常运维。大棚里种了蘑菇、茄子,现在正是丰收的时候,他格外上心。

  作为蔬菜大棚的引进者,蔡欣想的是为村里留下一个能长期创效的产业。

  蔡欣是东胜公司无棣管理区的一名经济师,并没有农村生活的经历。但是,发展村集体经济和企业增收有相同之处,就是要良性发展,不做一锤子买卖。

  带领村民致富,小屯河北村党支部书记陈子收不是没有探索,但村集体的收入一直没有好转。

  到村里后,蔡欣与村“两委”人员商讨,什么样的产业适合在农村发展、更符合本村的实际。

  在讨论中,有人说要搞乡村旅游,有的提议发展企业,但发现都不符合实际。最后,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建蔬菜大棚。

  “过去,由于投资较大,没经验咱不敢干。”陈子收说。“第一书记”带着扶贫资金,而且有知识,会学习,不担心赚不了钱。

  蔡欣带着有关人员到寿光学习大棚蔬菜种植经验,到北京市场联系销路。当年建造的4个大棚就收入10多万元。

  2018年,看到大棚效益好,相邻的3个村也加入了进来。

  4个大棚收成最好的时候每天纯收入近2000元。尝到甜头的陈子收考虑着再建一个大棚。

  对于再建一个大棚,蔡欣保持谨慎。

  “要进行市场调研,不能盲目扩建。产能过剩,不仅不会多挣钱还会赔钱。”蔡欣与陈子收交流经营理念。这也是在引进项目之外,他们交流最多的事情。“我们要做的不单单是输血,而是要培育村民的造血能力。”蔡欣说。

  在大棚工作,每天会有100元收入,陈风周不出村就摘下了贫困户的帽子。

  张福民则看好了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前景。

  他与村“两委”多次召开班子会,召集村民研讨集体增收之路。通过论证,确定采取“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扩大现有的农机合作社规模,在原有车辆的基础上新购了两台拖拉机,并多方协调了十余罐柴油、机油,有效提高了农机合作社的服务能力和效率。

  2018年,王家庄农机合作社盈利17.5万元,精准识别的贫困户每人分红3500元。

  乡村靓了,村民的心亮了

  “第一书记”和村“两委”苦干实干,不仅提高了村集体收入,也大大提高了村庄的颜值。

  行走在王家庄村,颇有一些现代气息:原本排水不畅、垃圾乱放的现象,经过重新硬化疏通并铺设水泥盖板后,已经消失;墙面上统一绘制的高水平墙绘,为村庄增添了文化气息;道路两侧栽种冬青、白蜡、月季等,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宽敞干净的路使村民们的心里敞亮了。

  “旧的面貌已经改变了,都是利民工程,做的事群众都非常满意。”王家庄村村民张洪民说。

  张福民为王家庄村协调建设了全镇第一个涵盖了党员活动室、娱乐活动室、治安管理室、村民服务大厅等功能的党群服务中心。“四点半”学校更是受到大人和孩子们的欢迎。小孩子们放学早,家里大人还没有收工,他们就可以到这儿看书写作业,还有专人看护辅导,解决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

  王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张云增说,“第一书记”带领他们村“两委”办实事,办大事,把油田的工作作风体现得淋漓尽致。

  到目前为止,“第一书记”们通过争取资金在村庄里修路、修边沟,修建社区广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王家庄人不仅物质生活节节高,精神生活也日益丰富。2018年,张福民组织村内广场舞参加全镇比赛,获得一等奖。村民们用真情跳出了新风貌,跳出了新生活,跳出了明天的好日子。

  如今,3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经济发展稳健有力,民生保障持续改善,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进入小屯河北村,最先看到的是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河北村人民欢迎您”的标语,显示了村民的热情好客。从村里出来的人则会看到另外一句话:“发展才是硬道理。”

  对于发展,每个村庄的村民都充满期待。

 

信息来源:胜利日报
2019-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