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成长通道越拓越宽

  发展到第六代的光杆密封器、新型立式抽油机位移装置、循环密闭式取样器……这些都是冯新永非常得意的作品。

  51岁的冯新永是胜利采油厂采油管理五区的一名工人。在2000年转岗成为一名采油工时,他就在想,以后就会一辈子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工人生活,但能让妻子孩子过上幸福的生活也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

  让他不曾预料到的是,自己会成长为山东省及油田双重首席技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且自主完成创新成果75项,4项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39项成果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累计为油田创造经济效益8000余万元。

  冯新永的没想到源自2005年油田的一项重大举措,一项彻底激发队伍活力、史无前例的举措。当年,油田大力推进3支人才队伍建设,让过去的独木桥变成了3条可以相互贯通的平坦大道,纵向上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操作3条成长路径可供选择,横向上人才可以实现跨越成长。

  自此,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局面得以缓解,个人成长发展不只有职务晋升这一条通道,带“长”的管理岗位也不再是唯一选择。之前,对于一些技术人员,中级、副高级、高级职称过后,不能在行政序列这一路线上谋得带“长”的职位,在最适合发挥自身能量的时候,渐渐失去了继续成长的原动力。此外,油田培养出的一些技能人才,因为成长、待遇受限选择走出油田谋取更大发展,“就像成熟的桃子被他人摘走了”。

  油田、二级单位的首席专家、高级专家、首席技师、技能大师等岗位的出现,为他们的尴尬局面提供了可发展的方向,让他们把全身心放在搞科研创新上。如今,油田现有集团公司高级专家6人、油田首席专家6人、高级专家33人、二级单位首席专家211人。

  2006年3月8日,油田聘任34名高级专家,其中9人从科级以下岗位竞聘产生。这传递了一个信号,即论资排辈的格局被破除,身份界限被打破,献身科研大有可为。

  同样,对于技能人才来讲,过去无论拥有多少创新成果或者创造多少效益,最终也就是个高级技师,取得的成果可以获个奖得到一些奖金,或者获得几个荣誉称号。冯新永和千千万万的技能操作人员一样,做梦都不敢想有朝一日会成为处级蓝领、科级蓝领。

  冯新永于2005年竞聘成为采油厂首席技师,后逐渐成长为油田技能大师、油田首席技师。在他看来,这些称号带给了自己在待遇方面上的提升,更是对自己工作上的一种鞭策。冯新永除了完成培训工作外,油田也明确规定了他的岗位职责,包括解决生产难题,立足岗位、创新创效,传承技艺、带好徒弟,上情下达、反映职工诉求等。

  今年12月初,一徒弟反映摄像头上面有点脏东西,造成成像模糊,需要清理,但是摄像头高度太高,想搞个小创新解决一下。他认为,这事值得做,“创新无大小,只要是能解决生产难题的创新都是好创新”。

  在冯新永的70多名徒弟中,先后涌现出油田技能大师3名,30余人获得技师和高级技师的任职资格。在2012年集团公司业务竞赛中,冯新永作为教练组组长,胜利油田代表队10名参赛选手囊括了采油工竞赛前10名,创造出了油田参加集团公司竞赛历史上最佳战绩。

  同为胜利采油厂一员,谢文献一直从事采油工程技术研究和管理工作,先后任工艺所副所长、注采科科长,于2007年从经营管理序列转到专业技术序列,担任胜采厂采油工程首席专家,享受处级副职待遇。

  在谢文献看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事务性工作少,不用考虑人员管理、奖金分配等工作,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技术上。谢文献介绍,自己更喜欢搞科研,自己的性格也更适合搞技术。“看到油井增油措施效果好,就像看到自己孩子健康成长一样”。

  除此之外,他能感受到如履薄冰般的压力。谢文献介绍,作为措施最终“拍板”的那个人,必须做到非常精细,每个环节都要考虑到,“毕竟每一项措施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胜坨油田逐渐进入高含水阶段,井筒、地面管网、设备设施都已开始老化,躺井率居高不下。采油厂领导曾交给谢文献一个课题,降低油井躺井率。2010年,谢文献成立“控躺井项目组”,先后研发内衬管防偏磨配套技术,对抽油泵实施12项改进措施,对螺杆泵、电泵配套相应技术,把短板变成长板。油井躺井率由2010年的8.9%降至现在的2.0%,检泵周期大幅提升。

  这项工艺技术获国家专利15项,发明专利2项。除此之外,高效分层注水工艺、套损井低成本堵贴技术、特殊套管防砂技术、稠油热采工艺技术等都成了谢文献身上闪闪发光的名片。

  油田在专家选聘时同步发布职位说明书,明确专家职位职责、工作权限、工作关系等内容,确保专家开展工作有职有权。作为采油厂首席专家,谢文献每年年底考核会有定性与定量两项指标要求。定性考核为采油厂领导根据个人表现打出具体分数,谢文献因工作突出在2017年定性考核为50分。在定量考核上,技术研究、技术应用、技术把关、人才培养、论文考核等具体指标都会有相应分数。拥有国家级研究课题,技术在中石化层面推广,团队人员获中国石化层次奖项,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两篇……谢文献在2017年收获满满,定量考核也接近50分。

  谢文献说,技术人员就要依靠技术,散发出自己的人格魅力。冯新永表示,创新成果不在多,要精湛。他也希望自己的第七代、第八代光杆密封器能早日问世。

信息来源:胜利日报
2018-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