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总厂产出合格国VI车用汽油

     11月24日6时,石化总厂顺利生产出合格的国Ⅵ车用汽油,符合国家标准。这标志着该厂装置大检修同步实施的国Ⅵ阶段油品质量升级项目全面告捷。

  国Ⅵ标准最大的变化是烯烃、芳烃含量的减少。据了解,国VI标准是对国V标准的升级,不仅严控烯烃含量限值由24%降至国Ⅵa阶段18%、b阶段15%;芳烃含量由40%降至35%。同时,国VI标准是目前全球最严格的标准之一,可达到欧盟现阶段车用油品标准水平。

  作为油田唯一一家从事炼油化工生产的专业化企业,石化总厂自1987年建厂以来经历了4次产品质量升级,2009年、2013年、2016年和2018年先后完成了汽柴油国Ⅲ、国IV、国V、国VI油品质量升级。

  两年一个大台阶,一年一个小台阶,频繁的升级节奏折射出国家绿色发展的决心,也彰显了石化总厂快马加鞭升级改造的责任和担当。

  质量是保证油品质量升级的关键。自9月15日以来,石化总厂全面停工进入装置大检修同步实施国Ⅵ阶段油品质量升级项目。对于已经具备“三年一大修”的石化总厂来说,提前一年检修绝非偶然。

  国Ⅵ质量升级建设不是孤立的,与大检修同步进行,保障了重催装置的上游和下游装置的产品质量,直接影响着国Ⅵ标准的油品质量。

  此次升级改造的重点是110万吨∕年重油催化装置。作为生产国Ⅵ车用汽油标准的主战场,石化总厂对重催装置进行一系列改造,首次采用MIP工艺技术调变汽油中的组分,降低烯烃、芳烃的含量。

  在升级改造过程中,石化总厂制订了质量升级改造方案,及时组织协调物资调配。引入中石化大连石化研究院、青岛安工院为“第三方”环保安全监督,聘任143名HSSE督察员和监督员,全方位、全时段管控环保安全、施工进度及质量等工作,实现检修改造施工高效运行。

  截至11日8日,所有装置全面完工,联合验收合格,常减压、制氢、汽油选择性加氢等10套生产装置实现开车成功,顺利产出合格的产品。

  11月14日20时,110万吨∕年重催装置提升管喷油成功。11月24日6时,国Ⅵ车用汽油顺利产出。

  检测报告显示,该厂车用汽油中的烯烃、芳烃、苯含量分别低于国Ⅵa阶段要求的18%、35%、0.8%,完全符合国家标准。

信息来源: 
2018-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