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不可能为可能——从电力服务部变化看专业化管理成效

  一年多前还是旱涝保收、没有任何创效压力的单位,在改变其单位归属之后就能创效?

  “不可能!”黄向东毫不犹豫地说。

  九个月之后,黄向东却被事实打了脸:他所在的东辛电力服务部实现经营创效324万元,职工的口袋鼓鼓的,士气高昂。

  不仅是东辛电力服务部。电力分公司(电力服务中心)所属10个电力服务部前9个月实现经营创效1538万元。

  “从未有过这么大压力!”

  一年560万元的经营创效指标,实实在在地摆在了黄向东面前。

  专业化管理之前,电力服务部只是各采油厂的一个三级单位,主要是为采油厂原油生产提供电力保障,属于纯后勤保障单位,没有任何经营压力。

  油田对电力实施专业化管理,电力服务部整体划转到电力分公司(电力服务中心)。

  专业化管理之后,电力分公司与各采油厂签订了劳务大包合同,但这个合同只能保证各服务部职工的基本薪酬。换言之,职工绩效工资需要自己去挣。

  “从未有过这么大压力!”东辛电力服务部党委书记黄向东说。现实摆在眼前,不允许有丝毫幻想,必须撸起袖子加油干。

  彻底改变

  “仅仅是改变单位归属当然是无法实现经营创效,必须从定位、理念和行动上作出彻底改变。”黄向东说。

  专业化管理后,电力分公司企业定位由“保障型”转变为“经营型”。

  从“保障型”转向“经营型”,虽然只是两字之差,却有着天壤之别。

  在油田“1+2+2”绩效考核政策下,所有单位都是创效单元。

  电力分公司(电力服务中心)经理郑志华表示,“经营型”单位就要把价值思维深入到全员,把价值创造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让每名员工都能创造价值,每个班站成为创效单元。

  这1538万元是电力专业化管理后专业队伍由“保障型”向“经营型”转变的有力印证。

  回顾过去的9个月,黄向东感受到专业化管理带来的巨大变化。

  “以前根本不会下大工夫去闯市场,职工也没这个意识。”现在外闯市场成为常态,也是他们绩效工资的主要来源,“能多挣一分是一分,这都是真金白银啊。”

  东辛电力服务部主动出击,承接采油厂新改扩作业上电、网电钻机等服务,提高电力隐患治理项目中自营工作量占比,并主动与采油厂对接,提供安全隐患治理等服务。

  河口电力服务部迈的步子更大。他们与3个综合性供电公司合作,共同承揽国网河口公司电力服务项目。只有147人的东辛电力服务部,有38人走出去外闯市场。

  树立大效益观

  油田绩效考核政策,调动了各单位创效益积极性。

  对于电力分公司(电力服务中心)来讲,做好保油保电既是根本的职责使命,也是最大的保效创效。

  正如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兼管理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油田分公司代表孔凡群强调的,专业化不是简单就专业化而整合,而是要打造油田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实现效率、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升。

  在与采油厂签订的大包合同中,对线路事故率、服务及时率和服务满意率作出明确要求。

  停电次数多了,服务不及时、用户不满意,都要扣钱。经营,倒逼着服务部主动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

  东辛电力服务部通过设站布点,打造“一小时服务圈”,缩短服务半径、缩短抢修时间,最大限度减少停电对原油生产的影响。他们主动与管理区联系,提前介入。对油井分布、低压设备现状摸清家底,建档造册。本着“应检必检、检必检好,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用专业的标准工艺,做好电力设备检维修,保证了设备的长周期运行。

  服务部的主动作为和超值服务也赢得了采油厂的认可和理解,主动将一部分创效工作量下达给服务部,实现了双方的互利共赢。

  “保油先保电,保电为保油。”在郑志华看来,保油保电应提高站位,树立大效益理念。通过树立“不停电就是最好的服务”“少停电就是为油田多创效”的工作理念,提高工作质量,提升保障能力,实现了采油厂和电力分公司(电力服务中心)效益最大化,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信息来源: 
2018-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