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开发中心搭建“油藏经营效益决策平台”

  打开油藏经营效益决策平台,石油开发中心胜科管理区技术主管师黄铖查看油井效益排名情况并选排名靠后的草4-平35井与单元同类型效益较好油井进行对比分析。在多项成本中,黄铖发现该井电费较高,对其井筒加热方式优化,日均节约电费664元。

  从“油藏经营效益决策平台”上查看油井盈亏情况并“对症下药”已成为黄铖的日常工作。得益于技术优化手段更加有的放矢,该管理区措施工作量同比降低了46井次,但产量保持稳定。

  今年上半年,石油开发中心搭建了集一体化决策机制、经营决策优化机制为一体的“油藏经营效益决策平台”,为管理区提供了算账的载体。

  “它是一个实物平台,有数据、有内容,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办法算账干活。”谈到建设这一平台的初衷时,石油开发中心经理徐亮解释说,要让每一名员工有会算账、算细账的理念和能力。

  该平台包括配产配效、方案优化、单井效益评价、风险管控、挖潜创效、综合决策六大模块,贯穿新井、措施和老井产量与成本、效益目标的对比分析,分解并细化成本控制点。

  油藏经营的核心是算账。算账,就要弄清单井成本。管理区生产的产品是原油,而水井、联合站都是为产出的产品服务。过去,由于成本构成较为复杂,并没有将所有成本核算到单井。

  效益全部产生点都在单井上,成本就是要把复杂的事简单化。徐亮说,将所有成本归集到油井上,还原每口油井的真实盈亏状态,让大家都明白为什么亏,怎么去减亏创效,怎么去实现盈利。

  从“油藏经营效益决策平台”可以看到,一口油井的成本构成足有100多项。

  “一张打印纸的成本都能算到单井。”黄铖说。单井效益大小一目了然,也更加真实,这点毫不夸张。

  该平台让管理区在油藏经营中细心求证、大胆作为。管理区通过该平台可以监控利润、产量等关键指标与进度目标对比的差距,可掌握油井按利润、吨油成本的分布情况,对措施进行优化调整,选定最优月度配产配效方案等。

  当管理区产量与利润达不到目标时,平台就会报警,然后技术人员通过优化产量增减因素,提高产量和利润。

  能算账、会算账才能有效降低成本。平台推广应用逐步帮助采油管理区做实油藏经营主体职能。今年年初以来,该中心实现了桶油完全成本的直线下降,由2017年的57美元降至49美元以下。

信息来源:胜利日报
2018-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