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质量管理 推动转型发展

  杨国军

  胜中管理中心自觉践行集团公司“质量永远领先一步”的质量方针,紧紧围绕油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积极探索具有行业特色的质量管理路径和管理模式,推动质量标准由外在的要求转变为内在需求,逐渐形成重视质量、坚持标准的新常态,努力推动提质增效、转型发展。

  推动质量标准由外在的要求变为内在需求,就必须抓好质量管理的主体建设。对胜中管理中心而言,质量管理的主体就是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员工,必须在增强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员工的主动性上动脑筋。

  促进主体的观念养成。胜中管理中心坚持多措并举培育积极向上的质量价值观,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质量价值观宣传,通过宣传普通工作的社会价值激发干部员工的质量荣誉感,以实事为主的案例教育,引导和警示干部员工有针对性地弥补质量短板,加长质量长板。

  加快主体的能力提升。胜中管理中心大力实施质量能力提升工程,提高各路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在生产运行方面,加大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的巡视管理,确保改革过渡期服务质量不降低。在学前教育方面,深入开展特色园所创建活动,形成“一园一特色”“一园一亮点”。在医疗卫生管理方面,探索推行家庭病房、家庭护理,为居民提供方便、经济、高质量的基本医疗服务。

  推动质量标准由外在的要求变为内在需求,就必须抓好质量管理的客体建设。胜中管理中心的质量管理客体就是各种服务措施、服务设施,要将质量管理保持高的水平,就必须在提高服务措施、服务设施的适应性上下工夫。

  突出客体的安全性。胜中管理中心着力加强QHSSE体系建设,建立了“质量管理和节能风险管控责任”考核模式,定期对质量和节能工作运行、责任落实和目标实现等指标量化评价。加强质量管理关键业务覆盖和专项业务统领,成立6个QHSSE专业委员会和出租房安全检查小组,明晰工作职责。

  突出客体的高效性。胜中管理中心在建立资产数据库的基础上,定期组织开展资产清查,优化盘活存量资产,实现保值增值目标。近年来,先后与美年健康、盛泉集团等社会机构合作,部分房产资源实现了效益最大化。同时,腾出部分房屋给油田地面工程监督中心作为办公用房,组建胜中区域公积金服务中心,实现一站式服务、一体化运行,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切实保证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以及专业化改革过渡期的服务质量,在6个物业服务公司的管辖区域临时设立“小区居民事务管理项目部”,实现社区管理早期介入,甲乙双方协调运行。

  要推动质量标准由外在的要求变为内在需求,必须抓好质量管理的载体建设。对胜中管理中心而言,质量管理的载体就是各种制度规范、主题活动等,必须在提高制度规范、主题活动的兼容性上做文章。

  做好载体的规划设计。胜中管理中心在全面梳理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质量管理实际需求及时增减相关制度规范,确保对各路工作、各项业务的全面覆盖和整体推进。在主题活动的规划设计上,结合油田开展的“三转三创”“质量月”等主题活动,根据自身实际相继推出“倡导精细美、狠反低老坏”“四标准竞赛”“五比五赛”等一系列质量活动,把各项活动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有效调动干部员工的参与热情。

  强化载体的优化运行。为防止落实制度、开展活动走过场、搞形式,胜中管理中心坚持 “一把手”负责制,成立领导小组和督导组,通过报纸、屏幕、微信、网络等媒介进行宣传,坚持做好考核兑现工作,对落实制度规范、组织参与活动表现优异的组织和个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切实调动好基层单位和干部员工的积极性。

  (作者为胜中管理中心主任)

信息来源:胜利日报
2018-10-11